[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生产用绝缘颗粒筛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839.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钟群;王建国;黄水民;戈会良;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07B1/28;B07B1/42;B07B1/46;B08B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徐展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板 筛选槽 绝缘颗粒 筛选孔 电缆生产 筛选装置 筛选 主出料管 长条形 出料管 进料管 分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绝缘颗粒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槽、第一振动板、第二振动板、第一筛选孔、第二筛选孔、主出料管、辅助出料管,所述筛选槽呈长条形,筛选槽的左侧上方设有一根进料管,所述筛选槽内设有一块第一振动板和一块第二振动板,第二振动板位于第一振动板的正下方,第一振动板和一块第二振动板将筛选槽内部分隔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所述第一振动板的右半部分设有若干第一筛选孔,第二振动板的有半部分设有若干第二筛选孔。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相结合,使得绝缘颗粒中过大的颗粒和过小的颗粒均可筛选出来,使得绝缘颗粒得到有效的筛选,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绝缘颗粒筛选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电缆按其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等。与架空线相比,电缆的优点是线间绝缘距离小,占地空间小,地下敷设而不占地面以上空间,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影响,送电可靠性高,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干扰小。但造价高,施工、检修均较麻烦,制造也较复杂。因此,电缆多应用于人口密集和电网稠密区及交通拥挤繁忙处;在过江、过河、海底敷设则可避免使用大跨度架空线。在需要避免架空线对通信干扰的地方以及需要考虑美观或避免暴露目标的场合也可采用电缆。现有的电缆往往会含有绝缘层,绝缘层在包覆时所用的原料往往是经过混合而形成的颗粒料。颗粒料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绝缘层产生影响,故需要对绝缘颗粒进行筛选。现有的筛选装置筛选装置筛选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绝缘颗粒筛选装置,能够使绝缘颗粒得到有效的筛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生产用绝缘颗粒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槽、第一振动板、第二振动板、第一筛选孔、第二筛选孔、主出料管、辅助出料管,所述筛选槽呈长条形,筛选槽的左侧上方设有一根进料管,所述筛选槽内设有一块第一振动板和一块第二振动板,第二振动板位于第一振动板的正下方,第一振动板和一块第二振动板将筛选槽内部分隔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所述第一振动板的右半部分设有若干第一筛选孔,第二振动板的有半部分设有若干第二筛选孔,所述筛选槽的侧壁上设有一根主出料管和一根辅助出料管,主出料管的进料端位于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所夹区域内,辅助出料管的进料端位于第一振动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均与一个振动电机相连,所述筛选槽底部设有一根放料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振动板、第二振动板均自左向右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10°。
作为优选,所述主出料管和辅助出料管位于筛选槽的不同侧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主出料管位于第二筛选孔所在区域的右侧,主出料管的进料端的最低处与第二振动板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出料管位于第一筛选孔所在区域的右侧,辅助出料管的进料端的最低处与第一振动板的上端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槽底部设有若干根支撑脚。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槽的位于第二振动板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一根吸气管,吸气管与一吸气风机相连,吸气管的进料口设有一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槽的底壁呈漏斗状,放料管位于筛选槽底壁的最低处,放料管上安装有一个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振动板和第二振动板相结合,使得绝缘颗粒中过大的颗粒和过小的颗粒均可筛选出来,使得绝缘颗粒得到有效的筛选,且使用方便;吸气管的设置使得绝缘颗粒中混杂的粉尘等得到有效的去除,保证了绝缘颗粒的质量;放料管的设置使得过小的颗粒便于排出,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秦山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