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019.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成;刘桂武;赵立军;乔冠军;刘忻城;张相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84;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纤维 平板保温材料 硬化 树脂浸渍 纵向缝制 软毡 缝制 制备 表面涂层处理 高温纯化处理 高温稳定性 可加工性能 树脂炭基体 表面涂层 成型工艺 导热系数 封孔处理 工艺成本 固化处理 机械加工 炭化处理 增强体 分层 炭毡 成型 配置 | ||
1.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炭纤维软毡作为主要原材料,软毡密度控制在0.06g/cm3-0.14g/cm3,厚度为4mm-15mm;
步骤二:炭纤维纵向缝制成型,将泡沫板工装等尺寸置于最下层,然后按照设定好的层数铺上炭纤维软毡,采用倒钩针将炭纤维纵向垂直插于软毡里面,将各层炭纤维软毡用炭纤维连接起来形成整体;
步骤三:配置树脂浸渍液,将树脂和溶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其混合重量比例为树脂:溶剂=1:2-15,搅拌均匀;
步骤四:将缝制好的炭纤维毡浸泡在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树脂浸渍液内,树脂浸渍液完全淹没炭纤维毡为止;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浸渍处理后炭纤维毡置于固化炉内进行预固化处理,预固化温度为60℃-100℃,预固化1h-4h后,将炭纤维毡体180度翻转,继续进行固化处理,固化温度为100℃-200℃,使得毡体内树脂分布相对均匀;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固化处理的炭纤维毡体置于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处理,炭化温度为800℃-1000℃;
步骤七:将步骤六出炉的硬化后炭纤维毡体置于高温炉内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1600℃-2500℃;
步骤八:将步骤七出炉的硬化后炭纤维毡体按照图纸进行机械加工,制得炭纤维硬化保温材料毛坯;
步骤九:将步骤八加工后的硬化炭纤维保温材料毛坯进行表面涂层封孔处理,首先进行第一层过渡涂层制备,将石墨粉添加在树脂溶液中作为涂料,均匀涂刷在加工后的炭纤维硬化保温材料坯体上下表面及侧面,然后在固化炉内进行固化处理,固化温度为160℃-240℃;其次进行第二层致密涂层制备,将碳化硅粉添加在树脂溶液中作为涂料,均匀涂刷在炭纤维硬化保温材料坯体上下表面及侧面;最后进行第三层热解炭涂层制备,将炭纤维硬化保温材料坯体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内,以丙烯作为碳源,氮气为稀释气体,进行热解炭涂层制备,制得炭纤维硬化保温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炭纤维软毡为PAN基炭毡或石墨毡,粘胶基炭毡或石墨毡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炭纤维为PAN基炭纤维,丝束数为1K、3K或6K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树脂为呋喃树脂或酚醛树脂,溶剂为酒精或丙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浸渍工艺,浸渍时间为2h-1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预固化升温速率为3℃/h-15℃/h,固化升温速率为5℃/h-15℃/h,固化时间为1h-5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的炭化升温速率为3℃/h-25℃/h,炭化时间为2h-8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的高温处理升温速率为3℃/h-15℃/h,处理时间为2h-6h,炉内真空度≤1000Pa。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纤维缝制硬化平板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中所述的石墨粉目数为400目及以下,树脂溶液同步骤三的树脂浸渍液,石墨粉在树脂溶液中添加量为5.0wt%-30wt%,固化处理升温速率为3℃/h-15℃/h,保温2h-4h;碳化硅粉目数为800目及以下,树脂溶液同步骤三的树脂浸渍液,碳化硅粉在树脂溶液中添加量为8.0wt%-20wt%。热解炭涂层制备中,沉积温度为960℃-1080℃,丙烯气体流量和氮气气体流量均为1.0m3/h-3.0m3/h,沉积时间30min-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0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