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单星藻生物膜贴壁培养处理含金属沼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508.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飞;周成旭;许智慧;常婷;严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C02F101/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星 贴壁培养 生物膜 膜材料 沼液 废水 金属 单细胞绿藻 类胡萝卜素 资源化利用 金属元素 畜禽废水 循环培养 藻类处理 藻细胞 采收 富含 刮取 去除 接种 蛋白 镶嵌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单星藻生物膜贴壁培养处理含金属沼液的方法,尤其用于去除废水中难处理的金属元素。本发明所使用的单星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富含类胡萝卜素与蛋白。利用高价值单星藻处理畜禽废水后并资源化利用,可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进而也降低藻类处理废水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单星藻的生物膜贴壁培养从一开始就固定在一定的膜材料上,培养过后只需简单刮取就可以达到采收的目的。而且镶嵌于膜材料中的部分藻细胞,不要重新接种,可以再次循环培养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单星藻生物膜贴壁培养处理含金属沼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尤其是畜禽废水中N、P及重金属污染给水体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全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饲料中存在超量金属元素制剂等原因,解决畜禽废水中金属元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处理畜禽废水的重点和难点。传统处理含金属沼液废水技术在可操作性、稳定性及经济成本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利用微藻培养处理畜禽废水已有不少研究报导,但是畜禽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性、高浓度性,尤其是废水中富含重金属等特征使得微藻处理废水并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受到了限制。因此,筛选新的净化效果佳、可耐受重金属废水的藻株成为关键。同时,传统微藻培养技术在处理废水后采收成本高,提高了微藻处理废水的经济成本。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微藻培养与畜禽废水净化体系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单星藻生物膜贴壁培养处理含金属沼液的方法,尤其用于去除废水中难处理的金属元素;从而解决沼液废水处理不完全、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首先提供单星藻的一种新用途,是单星藻在处理水体中重金属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含金属沼液的方法,是使用单星藻来处理含金属沼液;
其一种实施例的具体方式,是使用单星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来处理含金属的沼液;
所述的含金属的沼液,其一种实施例的具体记载为养猪场的沼液;
所述的生物膜贴壁培养的制备方法是将单星藻的藻细胞与培养基分离后,将藻细胞将固定在生物膜贴壁培养材料上,使藻细胞处于半干湿润状态进行培养,最终制成生物膜贴壁培养。
本发明所使用的单星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富含类胡萝卜素与蛋白。利用高价值单星藻处理畜禽废水后并资源化利用,可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进而也降低藻类处理废水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单星藻的生物膜贴壁培养从一开始就固定在一定的膜材料上,培养过后只需简单刮取就可以达到采收的目的。而且镶嵌于膜材料中的部分藻细胞,不要重新接种,可以再次循环培养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单星藻贴壁培养装置示意图;
图2:单星藻在高氨氮、金属铜与正常培养基的比较研究图;
图3:单星藻与小球藻去除氨氮、铜离子的效率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通过对微藻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单星藻对沼液废水的氨氮与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将单星藻利用贴壁技术来制备生物膜贴壁培养。相比于传统液体悬浮培养,生物膜贴壁培养是将藻细胞与培养基相分离,并固定在一定生物膜贴壁培养材料上,极少量培养基液体通过附着多孔材料的背面或内部滴入以使藻细胞处于半干湿润状态,并在一定光照强度与CO2浓度下进行生长的培养方式,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取样和培养后的采收均比传统液体悬浮培养更为经济简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单星藻的处理重金属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