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用电极及其制法、电极制造用膏的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015.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松宇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逸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二次电池 制造 电极制造 制法 设计自由度 导电助剂 电池特性 电池用电 调制电极 分散介质 活性物质 湿式混合 粘合剂 分散液 前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极制造用膏在不降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计自由度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得到电池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包含:向包含活性物质、粘合剂以及分散介质的膏前体,添加导电助剂分散液并进行湿式混合,从而调制电极制造用膏的工序(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的电极一般主要由电极活性物质层和集电体构成。例如,电极活性物质层能够通过在铝箔、铜箔等的集电体表面,涂敷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助剂以及粘合剂等的电极制造用膏并进行干燥而制作。
作为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例如举例专利文献1以及2所述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243470号)中,记载一种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包含:固型混炼工序,向包含活性物质以及粘合剂的原料添加溶剂并进行混炼从而得到固型混炼状的混炼物;和稀释工序,通过溶剂来将由固型混炼工序得到的混炼物稀释并从该混炼物得到活性物质层形成用浆料。
在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103391号)中,记载一种正极活性物质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使用超声波型分散机来对导电助剂、粘合剂、有机溶剂的混合物进行分散处理并得到导电助剂分散膏的工序;和将正极活性物质和前工序中得到的导电助剂分散膏混合的工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243470号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103391号
这里,若电极活性物质层中存在不均匀的部分,则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可能降低。这样的不均匀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在电极制造用膏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得到。因此,为了得到均匀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在电极制造用膏中使活性物质、导电助剂以及粘合剂等的各成分均匀地分散变得极其重要。
但是,通过本发明人的研究了解,在通过专利文献1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电极制造用膏中可能存在微小的凝结物,具备使用这样的电极制造用膏而制作的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速率特性等电池特性可能不良。
此外,已知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导电助剂分散膏中的导电助剂与粘合剂的比率通过导电助剂分散膏制作工序而决定,因此难以应用于要求各种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多样的设计,各工序中必须分别使用不同的混合机,工序复杂。
因此,在本发明中,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得到电极制造用膏的电极制造用膏的制造方法,该电极制造用膏能够在不降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设计自由度的情况下,稳定地得到电池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对电极制造用膏中产生微小的凝结物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认真研究。其结果认识到,若粉末状态的粘合剂与导电助剂分散液接触则产生块状物,该块状物是电极制造用膏中的微小的凝结物的原因,进一步地,是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的恶化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人基于上述认识进一步进行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向包含活性物质、粘合剂以及分散介质的膏前体添加导电助剂分散液并进行湿式混合,从而能够抑制电极制造用膏中的微小的凝结物的产生,其结果,能够稳定地得到电池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提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