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106.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广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B25/02;B60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46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轮胎 | ||
本发明主要原理是把平时真空胎中的空气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弹性实体,在外面橡胶轮胎磨损或者老化或者被外力刺破等各种损坏下,因为橡胶轮胎内部是具有一定形态的弹性实体,所以还会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形态,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故起到防止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爆胎问题,为了把橡胶轮胎和弹性实体很好的和轮毂结合,所以需要把轮毂先分开,在轮毂一部分放入橡胶轮胎和弹性实体的结合体,最后再把另一部分轮毂通过分离式结合、嵌入式结合或者螺旋式结合等形式,再通过螺丝均匀固定,组成一个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止爆胎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车辆在静止或行驶途中发生轮胎漏气,甚至爆胎的情形,尤其在高速行驶中发生漏气或者爆胎等给驾驶人带来安全隐患,给社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市面上常见的轮胎有内胎和没有内胎的真空胎,导致漏气或者爆胎的主要因素是轮胎橡胶老化或者磨损或者被尖利物质割破等,导致轮胎内气体因为压力泄出,从而影响行驶。本发明主要是把轮胎中的空气换成一定的有弹性的固体物质,即使发生轮胎橡胶老化或者磨损或者被尖锐物质割破等,还会保持一定的形态继续行驶,从而解决了轮胎漏气或者爆胎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市面上现有的防爆轮胎主要增加侧壁厚度等其他措施,发生漏气或者爆胎,起到部分改善轮胎保持形状继续行驶的目的,会导致车速下降等,本发明由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全部是有弹性的固体物质填充,从而更好的保持轮胎的形态,发生轮胎外面橡胶损坏还能保持一定高速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把轮胎中的空气换成有一定形态的弹性固体,此弹性固体主要材质目前选择的是eva复合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做成的固定形态的弹性固体。主要组成部件包括轮毂,eva等复合材质做成的固定形态的弹性固体,橡胶轮胎,三者合二为一,由于eva等弹性固体和橡胶轮胎组成的物体具有一定形态,所以为了好安装,要把轮毂做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主体(主体轮毂),把eva等固定形态弹性固体放入橡胶轮胎中或者通过喷塑或者热压使eva等形态固体和橡胶轮胎结合,然后放入第一部分主体轮毂中,两部分轮毂可以做成各种形态,如分离式、嵌入式、螺旋式等形态,然后把第二部分轮毂通过合并、旋转、榫卯等形式合二为一,为的是两个轮毂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然后用螺丝安装到主体轮毂上,这样就更好的保证轮毂在行驶过程中不宜分离,弹性实体需要做出一定的厚度,厚度要求是和轮毂结合时要超过橡胶轮胎厚度且不会让橡胶轮胎裸露在轮毂外面,既要保证橡胶轮胎和轮毂的完美贴合,又要保证橡胶轮胎具有一定的内部压力,使橡胶轮胎保持一定的弹性,使其橡胶轮胎和eva等材质做成的弹性实体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三者合二为一,组成防爆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防爆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橡胶轮胎,弹性实体,轮毂。图2是分离式轮毂的造型。图3是螺旋旋转复合轮毂造型。图4是嵌入式轮毂造型。
图1说明
图1是防爆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橡胶轮胎、弹性实体、轮毂。橡胶轮胎主要起到耐磨、耐压等功能,弹性实体替代空心胎中的空气,起到不易变形,外侧橡胶轮胎破损情况下保持一定形态和弹性,防止爆胎等导致驾驶人危险情况发生等。橡胶轮胎和弹性实体既可以分别做出来,也可以先做出来橡胶轮胎,然后通过喷塑或者热压或者胶粘合成一体,弹性实体选择目前主要以eva复合材质为主,比如使用鞋垫或者鞋底用的eva复合材料组成的弹性实体,既能达到一定形态不易变形又能保证一定的弹性。也可以选择其他复合材料,只要能保证一定的形态和弹性即可。为了把橡胶轮胎和弹性实体的组合体更好的安装到轮毂上,需要对轮毂分离,橡胶轮胎和弹性实体的组合体安装在主体轮毂后再把副轮毂通过一定形态(比如嵌入式、分离式、螺旋式)组合在一起,最后用螺丝固定。橡胶轮胎、弹性实体、轮毂三者合二为一,组成一套防爆轮胎。
图2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广,未经李淑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