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表面能高水溶性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3591.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波;张霞;张武英;隗晶晶;林峰;肖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9D187/00;C09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水溶性 紫外 光固化 水性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表面能高水溶性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丙烯酸与环氧酯化的合成:反应容器中加入环氧树脂,70~120℃油浴;然后加入质量分数0.1~1.0%的催化剂和质量分数0.1~0.8%的对羟基苯甲醚;再加入丙烯酸,所述丙烯酸的加入量满足环氧基团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通过碱滴定至体系的酸值≤3mgKOH/g,得到环氧丙烯酸酯链段I;
(2)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的合成:反应容器中加入二异氰酸酯,加热至50~90℃;将二元醇加入二异氰酸酯中,所述的二元醇加入量满足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2:1;所述的二元醇添加有占总质量0.1~0.6%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羟基丙烯酸酯,所述的羟基丙烯酸酯的加入量满足羟基丙烯酸酯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5~0.55:1,所述的羟基丙烯酸酯添加有0.1~0.8%的对羟基苯甲醚;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110℃,反应2~4h,得到一端有—NCO基团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II;
(3)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反应容器中加入步骤(1)合成的环氧丙烯酸酯链段I以及步骤(2)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II,所述丙烯酸环氧酯链段和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的加入量满足环氧基团与-NCO基团摩尔比为1:0.6~1;60~100℃下反应3~5h,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的环氧丙烯酸树脂III;
(4)氨基硅油改性树脂的合成:反应容器中加入第(3)步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接枝环氧丙烯酸酯树脂III,按环氧基团与氨基摩尔比为1:0.05~0.8加入氨基硅油,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5-24h;丙烯酸酯与氨基硅油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即可获得氨基硅油改性树脂IV;
(5)能水性化的聚氨酯侧链的合成:反应容器中加入二异氰酸酯、溶剂,加热至50~90℃;将二羟基羧酸逐步加入二异氰酸酯中,所述的二羟基羧酸加入量满足二异氰酸酯与二羟基羧酸的摩尔比为2:1;所述的二羟基羧酸添加有占总质量0.1~0.8%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反应1-5h后,得到能水性化的聚氨酯链段V,该链段中含有能同时水性化的羧酸和异氰酸酯基团;
(6)能水性化的聚氨酯侧链V再接枝改性树脂IV:将第(4)步合成的氨基硅油改性树脂IV缓慢加入第(5)步合成的能水性化的聚氨酯侧链V体系中,所述的氨基硅油改性树脂IV加入量满足主链树脂与能水性化的聚氨酯侧链V的
摩尔比为1:1;加热至50~85℃,反应1-5h后,得到接枝改性树脂VI;
(7)低表面能高水溶性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的合成:将第(6)步合成的改性树脂VI缓慢加入到1倍体积以上的浓碱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加完后静置24h以上,即可获得低表面能高水溶性紫外光固化水性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及其同系物、酚醛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四溴双酚A环氧树脂、二环氧化聚氧化丙烯树脂、萘系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胺,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三氯化铬、三苯基膦、N,N-二甲基苄胺、N,N-二乙基苄胺、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乙酰丙酮)络铝(Ⅲ)、三(乙酰丙酮)络镧(Ⅲ)、三(乙酰丙酮)络铬(Ⅲ)、四(乙酰丙酮)络锆、三(乙酰丙酮)络铁(Ⅲ)、二(乙酰丙酮)络铜(Ⅱ)、二(乙酰丙酮)络钴(Ⅱ)、二氯化二(乙酰丙酮)络钛(Ⅳ)、三(乙酰丙酮)络钴(Ⅲ)、三(乙酰丙酮)络锰(Ⅲ)、二(乙酰丙酮)络镍(Ⅱ)、三(乙酰丙酮)络钒(Ⅲ)、二(乙酰丙酮)络氧钒(Ⅳ)、二(乙酰丙酮)络铍(Ⅱ)、二(乙酰丙酮)络锌(Ⅱ)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步骤(5)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分别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5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