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3599.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耀;彭颖;朱悦;王超;张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20;H02J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吴乃壮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通行 双电源 充电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速通行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包括主控模块、5.8G射频模块、电池及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天线、限幅单元、整流单元及稳压单元;5.8G射频模块内设置有低电压检测单元,当电池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所述电池给所述主控模块和5.8G射频模块供电,当电池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所述5.8G射频模块停止工作,所述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对所述主控模块进行供电;本发明采用电池供电和磁场感应供电的双电源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采用电池供电,当电池没电时,则采用磁场感应供电给主控模块,使之能继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通行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全国高速公路网快速地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增长,但由于一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之间经常会存在两条或者多条行车路径,因此对高速道路收费、结算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所以由此而提出了一种能有效记录车辆入口信息、路径信息,确定车辆行驶的路径来精确计算高速通行费的高速公路多义性道路识别系统。
复合通行卡是高速公路多义性道路识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采用有源电子标签,其供电的是3V锂锰扣电池,使用寿命是五年,因此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复合通行卡中的有源电子标签便无法正常记录车辆路径信息,而卡片封装采用的是一次性成型不可拆的工艺决定了整个复合卡不能再使用,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系统,其采用电池供电和磁场感应供电的双电源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采用电池供电,当电池没电时,则采用磁场感应供电给主控模块,使之能继续工作,还提供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通行卡的双电源充电系统,其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接收途中途径信息的5.8G射频模块及用于对所述主控模块和5.8G射频模块进行供电的电池,其中,还包括用于接收高速出入口信息且可对所述主控模块进行供电的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所述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用于获取磁场能量的天线、用于限幅分压的限幅单元、用于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的整流单元及用于对直流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得到直流工作电压的稳压单元;所述5.8G射频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对比电池电压与预设电压的大小的低电压检测单元,当电池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所述电池给所述主控模块和5.8G射频模块供电,当电池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所述5.8G射频模块停止工作,所述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对所述主控模块进行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天线内设置有天线耦合读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幅单元内包括电阻R0、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天线内设置有电感L1,电感L1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0、电阻R1连接,电阻R2与电阻R3连接,电阻R2分别与电阻R0、电阻R1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整流单元内设置有与电阻R0、电阻R1连接的全桥整流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压单元内设置有与全桥整流电路连接的稳压器及与所述稳压器连接的二极管D1。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13.56MHZ感应射频模块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主控模块的工作电压的上电复位检测单元,所述上电复位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主控模块的工作电压大于正常设定值时,所述上电复位检测单元发出信号,使所述主控模块进入正常工作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通过二极管D2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与开关管PowerMOS连接,开关管PowerMOS与低功耗管理单元连接,低功耗管理单元与低电压检测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