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热密封件高温性能热力耦合试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627.X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解维华;杨帆;韩硕;孟松鹤;易法军;许承海;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4 | 分类号: | G01N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沫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学试验机 支撑座 电磁感应线圈 高频感应设备 热力耦合试验 高温性能 发热体 热密封 底座 电磁感应线 发热体安装 感应加热 加热方式 模拟试验 实验平台 试验平台 温热环境 压杆 压头 有压 支撑 圈套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热密封件高温性能热力耦合试验平台,包括力学试验机支撑座、压头、电磁感应线圈、发热体;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力学试验机的实验平台上,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支撑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发热体外,且所述支撑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连接在高频感应设备上;所述力学试验机的压杆上固定连接有压头;本发明将力学试验机加以改进并与高频感应设备结合使用搭建出试验平台,通过将感应加热作为加热方式,可提供较大的升温速率,用于超高温热环境模拟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热密封件高温性能热力耦合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时,偏转气动控制翼前的高压热气流漏入低压的控制翼缝隙内,会产生缝隙内流及其气动加热。如果不加以防范,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飞行器控制翼间隙底部的低温部件损坏甚至失效,进而导致飞行器失控。因此为了防止高温气流流入,需要在缝隙处进行隔热密封处理,并且密封处理在整个飞行器安全服役期间不影响飞行器控制翼偏转功能。再入过程中控制翼发生偏转以控制飞行轨道,带来控制翼与尾翼之间缝隙的变化,需使用高温密封结构对变化间隙进行防热处理。其中各种部段及活动部位的高温长时间热密封则是热防护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热密封件在高温条件下需具有良好的隔热、回弹性能。
由于在测试热密封件回弹性能时,牵涉到高温环境,并且热密封件需要在有一定长度尺寸情况下才能表现出回弹性能,所以需要对试验性能平台进行设计搭建。目前国内对其高温下的回弹性能尚未进行有效的测试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温热密封件高温性能热力耦合试验平台,将力学试验机加以改进并与高频感应设备结合使用搭建出试验平台,实现发热体的快速升温,从而对测试热密封件进行隔热、回弹性能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热密封件高温性能热力耦合试验平台,包括力学试验机、支撑座、压头、电磁感应线圈、发热体。
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力学试验机的实验平台上,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支撑电磁感应线圈套在发热体外,且所述支撑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连接在高频感应设备上。
所述压头固定连接在力学试验机的压杆上。
进一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涡状螺旋结构也可以为立式螺旋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面开有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发热体上套有柔性隔热毡。
进一步,所述柔性隔热毡将发热体完全遮盖。
进一步,所述柔性隔热毡厚度不大于密封试验件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发热体上安装有温度计,且温度计可选用双比色高温计。
进一步,所述力学试验机的实验平台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用以支撑电磁感应线圈。
进一步,所述底座所使用的材料为莫来石、氧化锆等绝缘绝磁材料。
进一步,所述压头所使用的材料为氧化铝、氧化锆等绝缘绝磁材料。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7材料为可被磁化加热的高温合金。
实施本发明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感应加热作为加热方式,可提供较大的升温速率,适用于超高温热环境模拟试验,为热密封件的回弹性能测试提供了实验平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