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888.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辉;周振;王程;戴建国;顾超凡;刘萍;岑康微;王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10;B62D15/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直线执行器 动子 控制器 助力转向系统 电流传感器 输入端连接 位移传感器 转角传感器 转矩传感器 驱动电路 信号线 转向轮 转向盘 往复直线运动 一端连接 连接件 输出端 空腔 下端 汽车 响应 贯穿 | ||
1.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1)下端安装有转矩传感器(2)和转角传感器(4),所述转矩传感器(2)和转角传感器(4)通过信号线(14)与控制器(1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2)的输出端与电磁直线执行器驱动电路(11)连接,电磁直线执行器驱动电路(11)与电磁直线执行器(9)中动子(9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磁直线执行器(9)包括定子(91)和动子(92),所述的动子(92)贯穿与定子(91)内部的空腔中并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动子(9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7)与左转向轮(81)和右转向轮(82)连接;所述的动子(92)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5)和电流传感器(10);所述位移传感器(5)和电流传感器(10)通过信号线(14)与控制器(12)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子(92)包括线圈骨架(921)和线圈组(922),所述的线圈组(922)绕制于线圈骨架(922)的齿槽内;所述的定子(91)包括固定在线圈骨架(921)内的内磁轭(911)和设置在最外圈的外磁轭(912);内磁轭(911)的外壁面固定设置有内永磁体阵列(913),外磁轭(912)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外永磁体阵列(914),内永磁体阵列(913)和外永磁体阵列(914)与线圈骨架(922)留有径向气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线圈组(922)上,所述的电流传感器(10)与线圈组(922)串联连接;所述的电磁直线执行器驱动电路(11)与线圈组(922)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7)包括与动子(92)两端固定连接的横向拉杆(71/72),所述的转向轮(81/82)固定连接有转向节臂(73/74),所述的横向拉杆(71/72)与转向节臂(73/7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2)通过信号线(14)连接有车速传感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底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齿条(6),所述的齿条(6)与动子(92)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矩传感器(2)和转角传感器(4)安装在旋转轴(3)上;所述转向盘(1)的下端安装转向盘转矩传感器(2),转向盘转矩传感器(2)的下端与旋转轴(3)连接;所述旋转轴(3)靠近齿条(6)的部分安装转向盘转角传感器(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6)采用斜齿齿条,旋转轴(3)下端制成斜齿轮状,齿轮的斜齿与齿条(6)的斜齿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7)包括分别与动子(92)一端和齿条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横向拉杆(71/72),所述的转向轮(81/82)固定连接有转向节臂(73/74),所述的横向拉杆(71/72)与转向节臂(73/74)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或7-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直线执行器(9)为永磁动圈式电磁直线执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8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转向助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车辆转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