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人员活动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4003.X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然;王成哲;李安桂;杜五一;鱼晟睿;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人员 活动 区域 射流 耦合 送风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人员活动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16个风口,风口均为空心圆柱状结构,该送风口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均匀送风。与其它个性化风口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送风口能够实现对动态目标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有效提升了送风区域可及性。同时,本装置能在送风区域提供均匀的流场,能有效避免吹风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技术领域,涉及通风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人员活动 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
背景技术
通风系统的目的是在通风的空间中提供可接受的微环境。与全面通风相 比,个性化通风可以提高人员的舒适度,减少SBS症状,同时具有一定的节 能潜力。因此近年来诸多学者针对个性化送风展开了多方面研究,主要集中 在通风系统的热舒适、节能性以及新型风口的应用等方面。
在进行个性化送风研究时,我们通常假设人体是处于静止状态,或者送 风口的位置是固定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而实际上人体 在坐姿状态下是在不断运动的,当身体离开送风区域后,这时的送风是无效 的。因此对人体动态情况下的送风展开研究,实现对人体动态区域的全覆盖 送风是有必要的。同时,虽然个性化送风对于营造人体热舒适有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要警惕由于其风速过大可能带来的吹风感。在追求热舒适的同时, 人们同样关注通风的能耗问题。总之,个性化送风能够提升热舒适同时兼具节能的潜力,因此如何避免个性化送风吹风感的存在提升热舒适,以及进一 步提升个性化送风的节能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人员活动 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基于捕捉人体动态区域,解决目前个性化送 风的强吹风感以及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针对人员活动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包括主体,主体上设 置有16个风口a,风口a均为空心圆柱状结构,该16个风口a呈四行四列 矩阵布置,该矩阵左右对称,aij代表第i行第j列的风口,i、j≤4且为自然 数;以风口和主体接触处形成圆的中心点为坐轴系原点o,建立xyz三维坐 标系,
a11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104°,与z轴夹角为30°;
a12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112°,与z轴夹角为2°;
a21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90°,与z轴夹角为30°;
a22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90°,与z轴夹角为2°;
a31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68°,与z轴夹角为32°;
a32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64°,与z轴夹角为6°;
a41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68°,与z轴夹角为32°;
a42的中心轴线与y轴夹角为64°,与z轴夹角为6°;
a11的o点与a12的o点之间的距离为20mm;
a21的o点与a22的o点之间的距离为20mm;
a31的o点与a32的o点之间的距离为23.5mm;
a41的o点与a42的o点之间的距离为23.5mm;
a11的o点与a21的o点之间的距离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