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4055.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艾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3/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闫焕娟;宋志强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门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门锁,指纹门锁包括:把手转轴,把手转轴具有把手轴体和套设在把手轴体周面的环状主体,环状主体的表面伸出限位凸柱,把手轴体开设有销孔;离合转轴,离合转轴具有可插入销孔的离合销、在周向旋转方向上存在预设相位差的两个限位翼,限位凸柱与两个限位翼中的一个连接、以在把手转轴与离合转轴之间传递扭矩;弹性扭转部件,弹性扭转部件具有存在预设相位差的两个限位支脚;弹性扭转部件产生推动把手转轴和离合转轴同轴转动至限位凸柱和两个限位翼回复至各自的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从而使得离合销与销孔实时对准,从而稳定、可靠地将门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指纹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指纹门锁中,离合转轴与方棒一体设置,锁体连接在指纹门锁的把柄上,采用这样结构的指纹门锁时,当开锁完成后,需要通过指纹门锁的把柄调节离合转轴的位置,使其复位。在指纹门锁长期使用后,把柄在反复上抬或下压过程中,存在松动下垂的现象,而此时,再通过把柄调整离合转轴的位置进行复位时,导致离合转轴无法复位至初始位置,也就无法使得离合转轴的离合销与把手转轴的销孔准确对位,出现指纹验证开门失败的现象。
基于此,在打开门锁后,如何实现离合转轴与把手转轴准确复位,确保下次开门时离合转轴的离合销准确插入把手转轴的销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门锁,该指纹门锁能够实现离合转轴与把手转轴的准确复位,确保离合转轴的离合销能够准确插入把手转轴的销孔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门锁,所述指纹门锁包括:
把手转轴,所述把手转轴具有把手轴体和套设在所述把手轴体周面的所述环状主体,所述环状主体的表面伸出限位凸柱,所述把手轴体开设有销孔;
离合转轴,所述离合转轴具有可插入所述销孔的离合销、在周向旋转方向上存在预设相位差的两个限位翼,所述限位凸柱与所述两个限位翼中的一个连接、以在所述把手转轴与所述离合转轴之间传递扭矩;
弹性扭转部件,所述弹性扭转部件具有存在所述预设相位差的两个限位支脚;
所述两个限位支脚与所述两个限位翼的初始位置对应、所述两个限位支脚中的一个与所述限位凸柱的初始位置对应,以使所述销孔和所述离合销相对应;所述弹性扭转部件在扭转状态下,所述两个限位支脚抵接于对应的所述两个所述限位翼、所述两个限位支脚中的一个抵接于所述限位凸柱,所述弹性扭转部件产生推动所述把手转轴和所述离合转轴同轴转动至所述限位凸柱和所述两个限位翼回复至各自的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离合转轴具有离合轴体,所述限位翼包括由所述离合轴体的周面伸出的连接根翼、由所述连接根翼末端朝向所述弹性扭转部件折弯的抵接支翼。
可选地,所述连接根翼与所述限位凸柱连接以在所述把手转轴和所述离合转轴之间传递扭矩,所述抵接支翼与所述限位支脚连接以在所述扭转部件和所述离合转轴之间传递扭矩。
可选地,所述连接根翼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柱卡入的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指纹门锁还包括:
换向柱,所述换向柱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环状主体,在所述限位凸柱的初始位置对应所述两个限位支脚中的一个时,所述换向柱的初始位置对应所述两个限位支脚中的另一个,并在所述限位凸柱连接所述两个限位翼中的一个时,所述换向柱连接所述两个限位翼中的另一个,以在所述把手转轴与所述弹性扭转部件之间、所述把手转轴与所述离合转轴之间传递扭矩。
可选地,所述指纹门锁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依次排布有所述弹性扭转部件、所述把手转轴和所述离合转轴;
盖板,所述盖板封闭所述壳体、并在对应于所述两个限位支脚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换向柱插拔的操作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人工智能确定物联网设备的类型的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无针无痛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