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非接触式的互容式电容屏交互方法及其交互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4439.9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9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钊;陈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盈天下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接触 互容式 电容 交互 方法 及其 工具 | ||
一种被动非接触式的互容式电容屏交互方法及其交互工具,涉及到互容式电容屏触摸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触摸屏存在边框高和无法识别多个交互工具的技术不足,基于互容式电容屏的触摸检测原理,采用被动非接触式交互工具作用于互容式电容屏的识别区域上,被动非接触式交互工具至少包括两个导电触点,两个导电触点通过导体连接,替代手指完成对互动识别桌的交互;即使没有用户接触也能够可靠被触摸屏识别,具有无需更换电池、使用时间长、无需接触操作等优点。交互工具在触摸屏上的数量没有理论上的上限,能够最大限度上激发开发者的创意,并最终为客户带来更好,更真实的应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互容式电容屏触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互动识别桌交互方法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互动识别桌交互方法实现方案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光学触摸屏实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并识别交互工具在屏幕上的位置。其缺点在于由于光学触摸屏使用了摄像头,所以会导致识别桌的边框很高;第二种是通过红外触控实现,在显示屏的签名安装一个外框,在X、Y方向有排布均匀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当有交互工具触摸时就会挡住经过该点的横竖红外线,由控制器判断出触点所在的位置。该技术缺点在于无法适应强光环境,并且无法识别多个交互工具。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触摸屏存在边框高和无法识别多个交互工具的技术不足,从而提出一种被动非接触式的互容式电容屏交互方法及其交互工具。
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被动非接触式的互容式电容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互容式电容屏的触摸检测原理,采用被动非接触式交互工具作用于互容式电容屏的识别区域上,被动非接触式交互工具至少包括两个导电触点,两个导电触点通过导体连接,并且通过接触电容屏替代手指完成对互动识别桌的交互;当其中位于第一导电触点下的电容屏ITO层的驱动电极在触摸屏的扫描算法激活,并且第二导电触点下的电容屏ITO层中的驱动电极未被触摸屏的扫描算法激活,处于接地状态时,则第二导电触点与地电容耦合,第二导电触点与地的耦合足以影响第一导电触点下对应的接收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的变化以至超过电容屏的检测阈值,从而在第一导电触点下方生成一个触摸事件;当其中第二导电触点下的驱动电极在触摸屏的扫描算法运行下激活,并且第一导电触点下的驱动电极未被触摸屏的扫描算法运行下激活,处于接地状态时,则第一导电触点与地电容耦合;其能够影响第二导电触点下对应的接收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量的变化以至超过电容屏的检测阈值,同样能在第二导电触点下方生成一个触摸事件。
通过在互容式电容屏的识别区域上放置由两个以上的导电触点所构成的有形物体作为触摸屏的交互工具。
一种用于所述被动非接触式的互容式电容屏交互方法的交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至少包括两个导电触点,两个导电触点通过导体连接,导体的上方设有绝缘体。
所述的两个导电触点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两个导电触点为圆形导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采用无需电源的交互工具与互电容屏交互,即使没有用户接触也能够可靠被触摸屏识别,具有无需更换电池、使用时间长、无需接触操作等优点。通过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方便开发者进行新的触摸屏类应用的开发,同时因为该交互工具在触摸屏上的数量没有理论上的上限,又进一步的减少了对于应用开发的限制,能够最大限度上激发开发者的创意,并最终为客户带来更好,更真实的应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于识别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盈天下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盈天下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