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4763.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兴;公茂琼;王宪;董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可燃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的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包括三氟化碳、二氟化碳、三氟碘甲烷、二氟氯甲烷、2‑1,1,1,2四氟一氯乙烷、一氟甲烷、全氟丙烷及四氟化碳中的至少两种,本发明提供的多元不可燃蓄冷介质,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可燃工质混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化空气储能介质凝固点较高、具有可燃性等缺陷。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还可以根据使用温度的不同,包括二氟二氯甲烷、三氟氯甲烷、一氯二氟甲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降低储能介质的共晶温度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系统中的蓄冷介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
背景技术
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加大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如光能、风能和水能等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缺点,接入时会对电网产生冲击,甚至会引发大规模恶性事故。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以及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实现可再生能源安全稳定的一个解决方案。
液化空气储能作为一种大容量储能技术,其采用液态空气作为储能介质,大大提高了储能的密度,具有容量大、转换效率高、不依赖地理条件、运行方式灵活、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储能时,电能将空气压缩、冷却并液化,同时存储该过程中释放的热能,用于释能时加热空气;释能时,液态空气被加压、气化,推动膨胀发电机组发电,同时利用蓄冷装置内部蓄冷介质存储该过程的冷能,用于储能时冷却空气。
液化空气储能的蓄冷介质需要满足低凝固点、高沸点,且工作压力较低(通常控制在3MPa以下)等特点,常用的可用于液化空气储能的液态循环工质包括CH4、C2H4、C2H6、C3H6、C3F8、C4H8、C4H10、C5H10、C5H12、C6H12等低碳烷烃、烯烃,Ar等稀有气体,以及三氟化碳、二氟化碳、三氟碘甲烷、二氟氯甲烷、全氟丙烷、四氟化碳等氢氟烃类物质。低碳烷烃类物质具有凝固点低、流动性好的特点,但是其具有可燃性,大规模应用时具有燃爆风险;Ar等稀有气体具有低凝固点,且不可燃,但是其工作压力过高,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不可燃的氢氟烃类物质具有不可燃性,且压力适中,但是其凝固点过高。因此,利用混合共晶降低氢氟烃类物质的凝固点,得到的二元或多元不可燃氢氟烃类物质作为液化空气储能的蓄冷介质,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技术路线。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不可燃性的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包括:三氟化碳、二氟化碳、三氟碘甲烷、二氟氯甲烷、2-1,1,1,2四氟一氯乙烷、一氟甲烷、全氟丙烷或四氟化碳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1-100份的三氟甲烷、1-59份的二氟化碳、1-100份的三氟碘甲烷、1-100份的二氟氯甲烷、1-100份的2-1,1,1,2四氟一氯乙烷、1-69份的一氟甲烷、1-98份的全氟丙烷,所述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的工作温度不低于120K。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1-73份的三氟甲烷、1-39份的二氟化碳、1-53份的三氟碘甲烷、1-79份的二氟氯甲烷、1-100份的2-1,1,1,2四氟一氯乙烷、1-46份的一氟甲烷、1-94份的全氟丙烷,所述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的工作温度不低于110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