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高韧氮化硅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4861.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明;谭大旺;陈志伟;林华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2;C04B35/64;C04B35/80;B26D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方法和应用 氮化硅基陶瓷 混合粉体 放电等离子烧结 氮气 陶瓷切削刀具 氮化硅陶瓷 晶粒 切削刀具 球磨混合 球磨介质 烧结助剂 轴向加压 长棒状 高韧性 高硬度 致密化 溶剂 乙醇 混料 增韧 保温 陶瓷 保留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陶瓷切削刀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硬高韧氮化硅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化硅陶瓷是将Si3N4粉和烧结助剂Al2O3‑Re2O3进行混料,以乙醇为溶剂,以Si3N4球为球磨介质,球磨混合,干燥得到Si3N4‑Al2O3‑Re2O3的混合粉体,再将Si3N4‑Al2O3‑Re2O3混合粉体,升温至700~900℃,再在氮气的保护下,轴向加压为25~50MPa下,升温至1600~1800℃并保温,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得。本发明在α型转变为β型之前实现其致密化,基体具有高硬度,同时保留长棒状β型不变,使得β型晶粒具有强增韧作用。本发明陶瓷具有较好的高硬高韧性,可应用于切削刀具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切削刀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硬高韧氮化硅基(Si3N4)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Si3N4陶瓷是一种液相烧结材料,在烧结致密化过程中通常伴随α→β的相变,α-Si3N4属低温稳定晶型,具有等轴状晶体形貌,硬度较高,耐磨性好;β-Si3N4属高温稳定晶型,具有长柱状或针状晶体形貌,具有这种微观结构的氮化硅陶瓷通常强度、韧性较高,但硬度低。常用的Si3N4零部件基本都是β-Si3N4,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高温稳定性,但其硬度往往较低,故其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切削刀具领域,其刀具寿命较低。
目前,有关高硬、高韧Si3N4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细化晶粒、控制烧结工艺(低温热压、气压)等方法实现。但是这些方法制备的氮化硅刀具一方面需要采用超细粉体以减轻晶型转变时的晶粒长大的最终尺寸,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控制烧结工艺制备的含β-Si3N4晶粒的材料难以控制β-Si3N4,的含量,使得α-Si3N4,β-Si3N4共存的控制比较困难,其硬度韧性控制困难,限制了其加工某些材料的使用效果,如加工硬化倾向严重的金属等。而通过控制添加β-Si3N4,晶种原料以及烧结工艺可以在低温下,α-Si3N4向β-Si3N4转变完全前实现其致密化,基体具有高硬度,同时保留长棒状β型Si3N4不变,使得β型Si3N4晶粒具有强增韧作用,实现高硬高韧Si3N4陶瓷刀具的制备。目前以该技术制备高硬高韧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及其在刀具领域的应用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高韧氮化硅基(Si3N4)陶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高硬高韧氮化硅基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Al2O3粉体和稀土氧化物Re2O3粉体为烧结助剂,通过低温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实现高硬高韧Si3N4陶瓷刀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氮化铀锆粉末的微波合成方法
- 下一篇:沉降式自蔓延硅氮化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