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5002.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辰;杨冯睿;朱云杰;李光明;贺文智;黄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 传质 传质模型 分离性能 膜微孔 进液 电场分布 截留性能 静电排斥 浓度分布 截留率 输入膜 检测 流体 构建 介电 微孔 位阻 离子 污染物 排斥 预测 分析 | ||
1.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基于泊松-能斯特-普朗克理论,结合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根据位阻效应、静电排斥和介电排斥三种效应,构建纳滤传质模型;
步骤S2:输入膜微孔中流体的平均速率、进液成分;
步骤S3:基于输入的平均速率、进液成分,结合纳滤传质模型得到膜的截留率、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和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TC为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ci为离子组分i在膜微孔中的浓度,x为沿膜孔轴向方向所对应的位置坐标,JV为温度T下组分i在膜微孔中的传递速率,Ki,d为溶质在膜微孔中的扩散阻力因子,Di,∞为溶质扩散系数,Ak为孔隙率,Ki,c为溶质在膜微孔中的对流阻力因子,ci(L+)为膜孔出口外侧溶液浓度,zi为离子组分i的价位,F为Faraday常数,R为气体常数,ψ为电场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atlab的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E(x)为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X(x)为膜孔内局部电荷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R为截留率,ci,0-)为膜微孔进口处外侧组分i的浓度,ci,L+)为膜微孔出口处外侧组分i的浓度。
5.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S1:基于泊松-能斯特-普朗克理论,结合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根据位阻效应、静电排斥和介电排斥三种效应,构建纳滤传质模型;
步骤S2:输入膜微孔中流体的平均速率、进液成分;
步骤S3:基于输入的平均速率、进液成分,结合纳滤传质模型得到膜的截留率、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和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TC为膜微孔内离子浓度分布情况,ii为离子组分i在膜微孔中的浓度,x为沿膜孔轴向方向所对应的位置坐标,JV为温度T下组分i在膜微孔中的传递速率,Ki,d为溶质在膜微孔中的扩散阻力因子,Di,∞为溶质扩散系数,Ak为孔隙率,Ki,c为溶质在膜微孔中的对流阻力因子,ci(L+)为膜孔出口外侧溶液浓度,zi为离子组分i的价位,F为Faraday常数,R为气体常数,ψ为电场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Matlab的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E(x)为膜微孔内电场分布情况,X(x)为膜孔内局部电荷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滤传质及分离性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R为截留率,ci,0-)为膜微孔进口处外侧组分i的浓度,ci,L+)为膜微孔出口处外侧组分i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0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