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萃取器及包括其的高效萃取系统和萃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5764.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卿光宗;王鄢建;覃立波;付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迪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1B15/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刘青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萃取 包括 高效 系统 工艺 | ||
1.一种强化萃取器,用于对双氧水中过量的有机碳进行净化,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筒体,所述承压筒体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封头和筒体,所述封头上设有物料进口,在所述封头内设有与所述物料进口连接的强化萃取头,所述强化萃取头用于强化混合溶剂和双氧水,在所述筒体与封头的连接处固设有管板,在所述管板上安装有分相聚结滤芯组,分相聚结滤芯组的入口端穿过管板开孔固定在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萃取头包括管道混合器和微混分散器,所述管道混合器连接在物料进口和微混分散器之间;所述微混分散器能使通过其的流体分散至微小液滴进行充分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分散器为内设定型金属粉末烧结材料的短管;
和/或,所述管道混合器通过管法兰连接在物料进口和微混分散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强化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设有封头法兰,所述筒体上设有筒体法兰,所述管板在封头法兰和筒体法兰之间对夹固定;
和/或,所述分相聚结滤芯组包括多组分相聚结滤芯,所述分相聚结滤芯与管板之间的接触面上设有垫片密封;
和/或,所述分相聚结滤芯组通过螺帽安装在管板上;
和/或,所述封头上设有用于监测封头内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监测筒体内压力的第二压力表;
和/或,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将分相的双氧水和溶剂排出的双氧水出口和溶剂出口;
和/或,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监视筒体内分相界面情况的视镜;
和/或,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监测分相后的上、下界面的上界面计口和下界面计口,所述上界面计口和下界面计口连接有界面计;
和/或,所述物料进口通过三通管连接有溶剂供给管和双氧水供给管;
和/或,所述封头上还设有排放口。
5.一种高效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强化萃取器,所述物料进口通过三通管连接溶剂供给管和双氧水供给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供给管连接有溶剂循环槽和/或新溶剂输入管;
所述双氧水供给管连接有双氧水槽和/或压力双氧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有用于输出分相液体的溶剂出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溶剂出口与溶剂循环槽连通;
和/或,还包括溶剂泵,用于将新溶剂输入管或溶剂循环槽中的溶剂泵入所述强化萃取器中;
和/或,还包括双氧水泵,用于将双氧水槽中双氧水泵入所述强化萃取器中;
和/或,所述双氧水供给管上设有流量计;
和/或,所述溶剂供给管上设有流量计;
和/或,所述溶剂循环槽上设有液位计和溶剂排污口;
和/或,所述溶剂为重芳烃或为重芳烃中的某单一组分。
8.一种双氧水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溶剂和需纯化的双氧水泵入或压入强化萃取器中;
2)强化萃取:在强化萃取器的管道混合器进行预混合,然后进入强化萃取器中的微混分散器中将混合液被切分成微米级的液滴,在压力推动下实现高效传质,形成乳浊液;
3)分相萃取:在压力作用下乳浊液进入分相聚结滤芯,在分相聚结滤芯的作用下,双氧水液滴逐渐聚结变大,吸收了有机碳的溶剂液滴也逐渐聚结变大,从而实现了分相,将分相后的双氧水和溶剂分别排出,得到纯化后的双氧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氧水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重芳烃或其单一组分,如偏三甲苯,邻三甲苯等,吸收了有机碳的溶剂密度较小从强化萃取器顶部流出,密度较大的双氧水从下部流出;
和/或,所述微混分散器为内设定型金属粉末烧结材料的一段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氧水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相而出的溶剂返回溶剂循环槽进行循环利用,溶剂循环槽上设有排出脏溶剂的排出口,并补入新鲜溶剂进入到强化萃取器中;
和/或,待纯化的双氧水有两种供给方式:通过存储在双氧水槽中泵入强化萃取器;或通过连接压力双氧水管将双氧水输入到强化萃取器中;
和/或,使用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高效萃取系统进行萃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迪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迪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7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