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室内声源跟随与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841.0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何天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1/0216 | 分类号: | G10L21/0216;G10L21/0264;G01S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麦克风 阵列 室内 声源 跟随 增强 方法 | ||
1.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室内声源跟随与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每一路麦克风拾取的模拟声音信号进行抗混叠低通滤波,并对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进行A/D采样和帧划分;
步骤2、对各路声音信号进行帧电平检测,将帧划分为声音帧信号和噪声帧信号,若为噪声帧,则进行存储,若为声音帧,则与上一噪声帧作谱对消;
步骤3、选取参考路信号,根据参考路声音帧估计波长,并将各路声音帧与当前参考路声音帧进行互相关操作,进而估计波达角;
步骤4、根据估计的声波波长、波达角,结合麦克风阵列的几何形状,确定各路声音帧对应的权系数;
步骤5、对各路声音帧进行加权求和确定增强的语音数字信号,并对得到的语音数字信号进行D/A转化,生成模拟信号后传递给扬声器;
步骤6、重复步骤1-5,进行下一帧声音信号处理,直至拾声结束;
步骤1中,抗混叠低通滤波的截止频带为人耳无法听到的20KHz以上的信号;划分的帧时长不应超过掩蔽效应时间,帧间隔应小于帧长,一般人耳前向掩蔽效应最短为5ms,若记采样率为fs,则能效应持续时间内能采到fs/200个点,考虑到快速傅立叶变换点数要求,取点为一个最佳帧,其中表示小于且最接近x的整数;
步骤2中,对帧内所有点取绝对值平均得到每一帧信号的判断电平,与阈值电平进行比较从而将该帧划分为声音帧或噪声帧;将声音帧信号FFT与最近一段的噪声帧信号FFT作减法进行谱对消;
步骤3中,对声音信号帧的FFT结果进行分析,选取FFT结果中超过设定阈值的频带范围中心点作为主要频率fest,结合声速c,反推波长λest:
λest=c/fest;
步骤3中,在对互相关函数作傅立叶变换后,再作逆傅立叶变换,由于当序列相似时函数达到峰值,当得到互相关结果的峰值位置后,即可反解得到序列间时延差,具体计算公式为:
Rf,g[n]=IFFT{F[n]G*[n]}
其中F[n]与G[n]为f[n]与g[n]的离散傅立叶变换,G*[n]表示对序列G[n]取共轭,IFFT{}表示逆傅立叶变换操作;
步骤3中,设任一阵元与参考阵元的间距为d、声速为c,序列间时延差为Δt,则该阵元的波达角为θ=arcsin(cΔt/d),所有阵元的波达角取平均即得整个阵列的波达角;
步骤4中,根据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确定各路声音帧对应的权系数;
步骤4中,对于均匀线阵,设每一阵元k与参考阵元声音信号的相位差为:为了使得波束主瓣对准波达角θ方向,此时在每一阵元处取权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源信号混叠的盲分离方法
- 下一篇: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