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515.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沈林;邹玺;吴坚;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癌 中药组合物 治疗 党参 制备方法和应用 木香 中医 白花蛇舌草 当归 患者中医 临床症状 体力状况 症状疗效 重量份数 黄芪 炒白芍 炒白术 生甘草 生黄芪 石见穿 陈皮 健脾 起效 三棱 制备 莪术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生黄芪50‑70份,党参20‑35份,炒白术7‑15份,炒白芍7‑15份,当归7‑15份,木香3‑10份,陈皮3‑10份,莪术22‑30份,三棱22‑30份、石见穿10‑30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生甘草2‑7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中药组合物通过提高健脾养正消癥方中黄芪和党参的用量,能够明显缩短起效时间、提高胃癌患者的KPS评分、增强体力状况,提高胃癌患者中医症状疗效、中医证候改善率、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这将为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癌是全球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前位,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五位;江苏省是胃癌的高发区,2003-2012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胃癌年平均发病率为48.2/10万,同期胃癌年平均死亡率为35.1/10万。我国胃癌发病率约占世界所有胃癌病例的42%,近20年来,我国胃癌的病死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预计今后若干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将持续上升。
在我国,约60%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即为晚期,另外进展期胃癌在接受根治术后其复发转移率仍然很高。晚期胃癌一年生存率为8%,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对这部分病人而言,如何通过合理的治疗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是当前肿瘤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领域。从治疗现状来看,尽管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在内的胃癌综合治疗策略不断发展,然而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却仍然不容乐观。因此,亟需进一步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设计合理的干预方案。
脾胃病是孟河医派的传统优势病种,首届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孟河医派学术传人认为脾虚正衰是晚期胃癌的病机关键,癌毒弥留为晚期胃癌的重要致死因素。胃癌多因损伤脾胃,运化无权,气血乏源,气虚则血瘀,胃络失养,久之瘀毒积聚而成癌瘤。同时,胃癌手术、化疗后,进一步损伤脾胃,正气越亏,瘀血癌毒愈盛,在正气衰败、免疫紊乱的基础上,体内残存的流散之邪、痰瘀郁毒容易再度萌生,引起胃癌的恶化,正所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以踞之”。
刘沈林教授团队从调节免疫抑制性细胞群入手,针对晚期胃癌提出“健脾益气、消癥散结”治法,创立健脾养正消癥方,经多项研究证实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有效治疗大量晚期胃癌患者。健脾养正消癥方共12味药(生黄芪,党参,炒白术,当归,白芍,三棱,莪术,木香,陈皮,蛇舌草,石见穿,生甘草),本方一则健脾扶正,滋养后天;一则化瘀消癥,攻邪除结,最为切合晚期胃癌的病证特点。其中黄芪性味甘温,力在养血补气、扶正抗癌;党参性味甘平,力在益气健脾,两者相须为用,共为君药,即可扶助正气,亦可健脾益胃,使气血生化有源。白术长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陈皮长于健脾化湿、消积化痞,三者配伍,共为臣药。当归活血补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两者合用,力在补血、行气、活血,消积抗癌,疏肝解郁。三棱、莪术为古方中“消癥散结”之专药,破血逐瘀、消积止痛,与补气药同用,使补而不滞,补破兼施,以助黄芪、党参发挥作用,保证该方药专效宏。石见穿活血化瘀、解毒消癥,白花蛇舌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为佐药,共奏活血化瘀解毒之功。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亦能解毒。正气旺盛,脾气健运,运化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全方重在补虚,兼具消癥解毒之用,虚实兼治,使辨病与辨证相统一,临床疗效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痞膏贴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