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飞秒脉冲的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8067.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连栋;陆洋;王婧;赵会宁;夏豪杰;李维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多目标 表面 形貌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飞秒脉冲的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飞秒激光扫频干涉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装置,将飞秒激光振荡器的重复频率锁定到可扫频参考信号模块;其特征在于,
2),使用单模长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的不等臂组合模块,提高目标表面扫描速度;
3),同光源波段转换及多目标表面形貌测量,采用不同光波段,使用干涉系统,实现多目标表面不同脉冲的低相干干涉并采集干涉图;
4)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多个目标的3D表面形貌轮廓重构;
所述飞秒激光扫频干涉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装置,包括重复频率溯源扫描模块(1)、单模长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的不等臂组合模块(9)、可见近红外光干涉模块(10)和红外光干涉模块(11),由光纤分束器将飞秒激光发出的脉冲光束分离,分别作为测量目标的脉冲光源;以每个测量目标为一个子部分,每个子部分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作为基础进行改进,光程差通过增加光纤来控制;分别采用红外CCD相机和可见光相机捕获干涉图像,光源通过光纤分束器照射到待测物体上并反射,与参考镜反射光束进行不等臂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飞秒脉冲的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频率溯源扫描模块,包括GPS参考频率器、信号发生器、重复频率同步器和飞秒激光振荡器,利用GPS参考频率器作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参考,输出可调谐10MHz的正弦波,重复率同步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倍频到100MHz作为飞秒激光振荡器的重复频率,使用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谐功能实现重复频率的溯源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飞秒脉冲的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不等臂光纤干涉,每个子部分的两路光通过增加单模长光纤引入光程差,实现不等臂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飞秒脉冲的多目标3D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可见光CCD摄像机、红外光CCD摄像机、计算机、图像采集卡、视频线缆,通过可见光CCD摄像机、红外光CCD摄像机获得飞秒光频梳扫频低相干干涉条纹后,对捕获到的大量的干涉条纹进行信息处理,实现3D表面轮廓重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0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