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8127.5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宇;周夏芳;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郭受刚;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预应力 碳纤维 锚固 装置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包括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楔形块、锚固夹具A(1)和锚固夹具B(2),所述锚固夹具A(1)、中央张拉夹具(4)和端部张拉装置和锚固夹具B(2)沿待加固梁的轴向间隔设置于待加固梁的下表面,所述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两端分别固定于锚固夹具A(1)和锚固夹具B(2)上,所述楔形块位于锚固夹具A(1)和锚固夹具B(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顶持在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上端面和待加固梁下表面,所述锚固夹具A(1)、锚固夹具B(2)之间设有中央张拉夹具(4),锚固夹具B(2)下方设有端部张拉装置;
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待加固梁的轴向在其下表面依次设置锚固夹具A(1)、中央张拉夹具(4)、锚固夹具B(2)和端部张拉装置;
步骤二、将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一端固定于锚固夹具A(1)上,其另一端依次穿过中央张拉夹具(4)、锚固夹具B(2)和端部张拉装置并固定于端部张拉装置上;
步骤三、通过端部张拉装置对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进行张拉;
步骤四、通过锚固夹具B(2)对张拉后的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进行固定;
步骤五、通过中央张拉夹具(4)带动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进行二次张拉,然后依次沿待加固梁的横截面方向垫入两个楔形块,使楔形块的位置到达中央张拉夹具(4)和待加固梁的下表面之间;
步骤六、将中央张拉夹具(4)和端部张拉装置从待加固梁上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夹具A(1)和锚固夹具B(2)均包括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所述上夹板(11)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13),所述下夹板(1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通槽(13)内,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通过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进行夹持,且第一通槽(13)内设有摩擦带(14),所述下夹板(12)上表面也设有摩擦带(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端部张拉装置包括限位框(21),所述限位框(21)固定于待加固梁的下表面,限位框(21)上正对锚固夹具B(2)的一侧开有拉伸口(22),所述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通过拉伸口(22)进入限位框(21)的内框,所述限位框(21)内设有张拉夹具(23),张拉夹具(23)能够在限位框(21)内沿着待加固梁的轴向移动,碳纤维柔性张拉件(3)位于限位框(21)内框的一端固定于张拉夹具(23)上,在限位框(21)远离锚固夹具B(2)的一侧设有活动块(24),所述活动块(24)通过拉杆(25)和张拉夹具(23)连接,活动块(24)和限位框(21)之间设有用于顶持活动块(24)的千斤顶(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4)和限位框(21)之间还设有千斤顶定位夹(5),所述千斤顶定位夹(5)包括“C”型的夹体,所述夹体夹持于待加固梁的下翼缘上,且在夹体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夹体顶持在待加固梁的下翼缘上,所述千斤顶(26)底座固定于夹体上,其顶持部分顶持于活动块(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1)的内框侧壁上设有滑槽(27),所述张拉夹具(23)上设有与该滑槽(27)相匹配的凸条,所述凸条嵌入滑槽(27)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夹具(23)包括第一夹板(231)和第二夹板(232),所述第一夹板(231)下表面设有第二通槽(233),所述第二夹板(232)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通槽(23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1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