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病毒及其作为疫苗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8878.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步志高;陈伟业;赵东明;何希君;刘任强;柳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39/12;A61P31/2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黄谦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缺失 非洲 猪瘟 病毒 及其 作为 疫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可作为疫苗的基因缺失减毒非洲猪瘟病毒及疫苗以及构建方法。本发明采用非洲猪瘟中国流行株Pig/CN/HLJ/2018,经基因工程技术,将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基因缺失,获得MGF360‑505R缺失和CD2V与MGF360‑505R联合缺失的基因缺失病毒。经实验表明所述两种毒株均能提供对非洲猪瘟中国流行强毒株的100%免疫保护,可作为安全和有效的防控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疫苗,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领域,具体为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更具体涉及减毒的非洲猪瘟病毒和疫苗。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家族的唯一成员,并且主要在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是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株可在感染的约5-14天内杀死家猪,其中死亡率接近100%,无有效预防疫苗,无特效治疗药物。各阶段家猪、野猪和软蜱是非洲猪瘟自然宿主,可在家猪和野猪之间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了病毒的泔水、饲料以及腌制的干火腿等猪肉产品跨国家和地区传播。发现疫情,必须进行扑杀,是全球防范内危害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头号外来动物疫病。
我国生猪养殖占世界50%以上。根据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发展特点及我国生猪养殖业现状,非洲猪瘟疫情将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并长期存在。一是由于我国生猪养殖量巨大,整体养殖水平低,生物安全防范条件差,生猪跨区域调运频繁,且存在野生宿主,为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周边国家疫情国家逐年增多,存在自然疫病病源地。三是根据国外非洲猪瘟疫净化根除历史看,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要彻底根除,均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并付出重大的代价。因此,必须加快开展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相关致病机制、快速诊断检测技术产品和防治疫苗的研究,并做好长期应对复杂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技术和政策部署。根据我国国情和已有病毒病防控经验,疫苗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研制有效、安全的疫苗十分迫切!尤其是2018年8月初我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截至2019年1月14日,已有24个省份发生过疫情,扑杀生猪超过91.6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间接损失无法计量,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由于在我国首次发生,缺乏对非洲猪瘟的系统科学认知和有效防控技术体系,仅能依靠扑杀、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