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8940.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5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鲍伟华;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20006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vpn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在EVPN中,第一节点将具有指定封装格式的STUN报文经由NAT设备发送至第二节点;所述报文包括:第一节点的序列号SNID;所述第二节点通过STUN服务,监听并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所述STUN报文;第二节点校验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所述STUN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节点的SNID与所述第二节点的SNID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当有二层业务报文待发送时,第二节点将所述二层业务报文经由所述NAT设备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有一端没有公网情况下的EVPN二层业务传输问题,有效扩展了EVPN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业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无公网IP二层转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业务的日益增加,企业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网络的规模和功能日益复杂,出于企业分支机构、数据中心多地互联的考虑,出现了EVPN的互联技术。
EVPN技术可用于透明方式扩展两个或多个远程的二层用户网络。具体地,EVPN经由中间网络传输用户之间的二层以太网数据包。EVPN使用可扩展虚拟局域网(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来进行封装,VXLAN是在IP网络基础上构建的一种overlay架构的传输技术。
EVPN使用网络进行二层业务传输时,需要两个VXLAN隧道终端(VTEP,VXLANTunnel End Point)具有两个公网IP地址。在很多情况下,处于用户分支侧的网络设备,没有公网IP地址,只能通过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Ethernet)等方式,获取一个私网地址。这种情况下,通用的EVPN技术无法进行业务的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解决一端没有公网情况下的EVPN二层业务传输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将具有指定封装格式的网络地址转换的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简单穿越报文(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hrough 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s)经由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设备发送至第二节点;
所述报文包括:第一节点的序列号(SNID,Serial Number ID);
所述第二节点通过STUN服务,监听并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所述具有指定封装格式的STUN报文;
第二节点校验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所述具有指定封装格式的STUN报文携带的所述第一节点的SNID与所述第二节点的SNID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第二节点按需将二层业务报文经由所述NAT设备转发至所述第一节点;
如果不一致,第二节点则继续监听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STUN报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配置所述第二节点为EVPN邻居,配置所述第一节点的SNID;所述第二节点配置所述第一节点为EVPN邻居,配置所述第二节点的SNID。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第一节点的SNID等于所述第二节点的SNID。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EVPN的二层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具有指定封装格式的STUN报文经由NAT设备发送至第二节点时,所述NAT设备配置第三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企业服务系统及请求处理方法
- 下一篇:天线智能量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