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9134.7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4 | 分类号: | D04C3/04;D04C3/18;D04C3/20;D04C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轨道块 上盘 拨盘 编织物 轨道槽 底板 拨盘齿轮 支撑立柱 字形轨道 携纱器 圆形孔 纺织机械 齿轮腔室 等距分布 轨道运行 驱动电机 运行轨道 主动齿轮 字型轨道 交接处 螺钉 嵌入 转动 | ||
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编织平台包括:编织底板、编织上盘、编织拨盘、拨盘齿轮、编织主动齿轮、拨盘驱动电机、支撑立柱、轨道槽和轨道块;所述编织上盘上设有多组轨道槽;所述的轨道槽为“8”字形轨道槽,在每组“8”字型轨道槽的交接处有轨道块圆形孔,在轨道块圆形孔内嵌入有轨道块;所述编织底板通过支撑立柱与编织上盘固定,构成齿轮腔室;所述编织拨盘位于编织上盘上方,在编织上盘上等距分布;编织拨盘通过螺钉与拨盘齿轮连接。优点:本发明的编织平台通过轨道块的转动,使携纱器能够在“8”字形轨道槽内变换不同的轨道运行,携纱器随运行轨道的改变而改变编织的形状,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
背景技术
编织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期,自从发明这项技术以来,已经研发出了各种编织机类型,也可实现各种不同形状以及种类的编织,但在分叉编织即X型或Y型编织物领域还是空白,既往也有一些手动编织X型或Y型编织物的出现,但都是纯手工实现的,力学以及结构很难满足使用,再者因其为纯手工编织X型或Y型编织物,编织效率太低。
一直以来对编织轨道的控制都是我们努力方向,但成熟的技术太少,控制也复杂。
也有人提出的长方形轨道板,但这种只是单电机控制单轨道板,结构复杂,不适合大范围使用,另外,长方形轨道板在长方形槽内滑动,对轨道板的摩擦太大,寿命太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解决纯手工编织X型或Y型编织物,编织效率太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X、Y型编织物的编织平台,包括:编织底板、编织上盘、编织拨盘、拨盘齿轮、编织主动齿轮、拨盘驱动电机、支撑立柱、轨道槽和轨道块;所述编织上盘上设有多组轨道槽;所述的轨道槽为“8”字形轨道槽,在每组“8”字型轨道槽的交接处有轨道块圆形孔,在轨道块圆形孔内嵌入有轨道块;
所述编织底板通过支撑立柱与编织上盘固定,构成齿轮腔室;
所述编织拨盘位于编织上盘上方,在编织上盘上等距分布;编织拨盘通过螺钉与拨盘齿轮连接。
所述拨盘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编织主动齿轮,编织主动齿轮与拨盘齿轮啮合实现传动;拨盘齿轮和编织主动齿轮位于齿轮腔室内;拨盘驱动电机位于编织底板下方。
所述的轨道块为圆柱形;所述轨道块包括固定轨道块和可转动轨道块两种。
所述的固定轨道块固定在编织上盘上,内嵌于轨道块圆形孔内,上端面与编织上盘齐平。
所述的固定轨道块上表面有两条交叉的过渡轨道槽,过渡轨道槽与轨道槽固定衔接。
所述的可转动轨道块内嵌于轨道块圆形孔内,能在轨道块圆形孔内转动,上端面与编织上盘齐平。
所述的可转动轨道块与轨道块齿轮固定连接,轨道块齿轮与轨道块主动齿轮啮合,轨道块主动齿轮安装在轨道块转动执行件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轨道块主动齿轮与轨道块齿轮安装于齿轮腔室内。
所述的可转动轨道块上表面有两条交叉的过渡轨道槽和两条圆弧槽,过渡轨道槽和圆弧槽均能与轨道槽相衔接;四件可转动轨道块为一组,同时转动;实现过渡轨道槽或圆弧槽与轨道槽的变轨道衔接,改变运行于轨道槽上的携纱器的运行路径,实现携纱器在单圈“8”字形轨道槽或者相邻“8”字形轨道槽之间运动。
所述的轨道块转动执行件为电机、气缸或液压缸。
所述的编织拨盘的周边上有U型槽,携纱器安装于U型槽内随编织拨盘转动;U型槽有2N个,其中N为1、2、3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