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碳量子点检测钯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9561.5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虎;李明中;王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婧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量子 检测 离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碳量子点检测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体积比为5:1~6:1的蒸馏水与乙二胺混合,加入1mmoL的DTNB(即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在室温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15min;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溶液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碳化,温度设置为160~210℃,搅拌速度为350~400r/min,反应时间为12~24h;步骤3:取出步骤2所得的溶液,过滤,浓缩,再通过凝胶柱纯化、收集滤液,再次浓缩,干燥,得到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得到的探针可对Pd2+离子进行快速检测,对钯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灵敏性以及重现性等。同时发现其他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以及氨基酸类物质对该检测体系干扰极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碳量子点检测钯离子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以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重金属在化学、环境和物理等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钯属于贵金属。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贵金属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钯的大量使用,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负载钯及其化合物的排放不仅会大幅提高土壤、水体等不同环境中的钯含量,而且机体也会通过富集效应,在肝脏、脾、肾脏等器官累积,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研究者发现,钯离子(Pd2+)可以与人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发生作用后,扰乱细胞的信息传递与生理活动等过程。一些宏观症状表现为:如哮喘病、流感、恶心、过敏等身体疾病。因此,构建高效、快速、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和响应时间短的定量检测钯离子的方法是尤其重要的。
传统对钯离子的检测的方法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所需的仪器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与这些检测方法相比,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纳米碳材料,它是一种近似球型,尺寸小于10nm的零维半导体纳米晶体。这种量子点克服了传统金属量子点的缺点,具有无毒、高荧光量子产率、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化学科学诊断、催化、生物传感及成像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贵金属Pd2+离子检测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该碳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在520nm附近,是一种绿色荧光碳量子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碳量子点检测钯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体积比为1:1~8:1的蒸馏水与乙二胺混合,加入DTNB(即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在室温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20min;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溶液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碳化,温度设置为160~210℃,搅拌速度为350~400r/min,反应时间为12~24h;
步骤3:取出步骤2所得的溶液,过滤,浓缩,再通过凝胶柱纯化、收集滤液,再次浓缩,干燥,得到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DTNB与乙二胺的用量比为0.5-1.5mmol:3-10mL。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的浓缩液干燥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温度设置100~110℃,时间为18~24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上述的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检测Pd2+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绿色荧光碳量子点材料溶于PBS缓冲溶液,配成母液;
步骤2:用PBS缓冲溶液配制Pd2+离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