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的容积膨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0409.9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匡正兵;任文珍;王中雨;蔡红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管 电磁阀 进油管 油箱 连通 软管 机柜 电控装置 检测装置 竖直管道 玻璃管 量油管 排液管 自吸泵 膨胀 显示器 组件包括 电连接 上表面 收集箱 竖直管 自由端 检测 开口 伸出 输出 | ||
一种软管的容积膨胀检测装置,包括机柜,机柜的上表面安装有显示器和量油管组件,显示器内安装有电控装置;量油管组件包括U形管以及串设连通在U形管竖直管上的玻璃管,U形管的两竖直管道之间连通有排液管;机柜内安装有油箱,U形管上与玻璃管相对一侧的竖直管道向下伸出且与油箱连通;油箱一侧安装有自吸泵;油箱的上方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的一端形成接口,进油管远离的自由端与自吸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出油管远离收集箱的一端与U形管的另一开口相连通;进油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一,出油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二,排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三,三个电磁阀均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方便工作人员对软管的容积膨胀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管的容积膨胀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根据不同场合可设置为不同的材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加油机、汽车等行业。软管膨胀量的大小是影响软管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软管在加工完成后均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OIMLR117以及GB/T9081-2008的规定。
参照图1,现有的容积膨胀检测装置包括储液箱、竖直连通在储液箱下表面的输送管、连通在输送管远离储液箱一端的连接管、以及设置在连接管上方的量油管组件,其中,输送管上安装有阀门A,输送管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压力表;连接管呈L形,其一端与输送管的端部连通、另一端竖直朝上且设置为下接口,输送管与连接管的连接节点处安装有压力源,其可设置为加压泵,连接管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有阀门B。
量油管组件包括呈倒扣状且竖直设置于储液箱下方的U形管,其通过支架固定在平面上,U形管的一端开口为待测试样的上接口,另一端开口为与大气连通的排液口,上接口位于下接口的正上方,两者之间用于安装待测软管。U形管上位于上接口上方的竖直管道处设有截断缺口,该截断缺口处串设连通有玻璃管,玻璃管上标有刻度。U形管的两竖直管道之间连通有排液管,其位于玻璃管的下方,U形管的上接口与排液管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C,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D。
现有检测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关闭阀门A、B、C、D;
(2)在储液箱中注入一定量的油液;
(3)按照要求安装待测软管;
(4)打开阀门A、B、C,使油液依次注入输送管、压力源、连接管、软管和玻璃管中;
(5)打开部分阀门D,直到玻璃管中的油液无气泡时,关闭全部阀门;
(6)打开部分阀门D,将液位调至适当位置,关闭阀门D,从玻璃管处读取并记录液位为X;
(7)打开阀门B,通过压力源进行加压,使软管受压膨胀,直到压力表稳定地指示在加油机(以加油机为例)的最高工作压力;
(8)关闭阀门B;
(9)打开阀门C,此时,软管中的液压逐渐恢复至大气压,同时玻璃管内的液位逐渐升高,液位稳定后,读取并记录液位Y;
(10)通过Y-X求得软管的容积变化量,关闭阀门C;
(11)重复(6)-(10)至少两次,并计算容积变化量的平均值,作为软管容积在加油机最高工作压力下的变化量。
上述容积膨胀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检测常压状态和加压下容积膨胀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手动控制各个阀门,操作较为复杂;
2、只能检测同一规格的软管,检测长度受限,若想检测长度较长的软管,只能将储液箱抬升至一定高度才行,十分不便;
3、读数受光线、工作人员观察时的水平度、油液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影响软管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