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0540.5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命雄;张玮瑲;李玉芬;梁振秀;陈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藻 提取 叶绿素 工艺 | ||
1.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新鲜的螺旋藻洗净,在1~9℃下阴暗处理80~90min,然后在1~8℃下粉碎至过50~100目筛,送入装有钢珠的离心管中,倒入液氮,在液氮刚好挥发完时盖上离心管盖置于涡旋仪上涡旋,涡旋至过250~350目筛的螺旋藻粉末;
(2)浸泡:黑暗和氩气或氮气保护条件下,向上述螺旋藻粉末中加入去离子水浸泡处理,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处理辅助浸泡,得到螺旋藻水溶液;
(3)酶解:黑暗和氩气或氮气保护条件下,向上述螺旋藻水溶液中加入混合酶A进行酶解,并采用微波处理辅助酶解,然后加入混合酶B,进一步采用超声波处理辅助酶解,获得酶解混合物;
(4)过滤:黑暗和氩气或氮气保护条件下,使用超滤膜对上述酶解混合物进行过滤,除去过滤母液,得到叶绿素半成品;
(5)烘干:黑暗和氩气或氮气保护条件下,将上述制得的叶绿素半成品送入干燥机中进行烘干,密封包装、避光保存,得到所述叶绿素;
在步骤(3),所述混合酶A为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按照质量比=3:1~2:1:0.3:0.1~0.2;
在步骤(3),所述 混合酶B为木质酶、纤维素酶、淀粉酶、酯酶、脂氧合酶、果胶酶按照质量比=1~2:2:1:0.5:0.5: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涡旋过程中反复颠倒离心管3~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所述微波和超声波处理辅助浸泡的方式为:先在微波功率为50~60W、微波温度为2~6℃下进行微波处理45~65s,然后在超声波功率为105~120W、超声波温度为18~23℃下进行超声波处理3~7min,按照以上方式交替进行微波和超声波处理2~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所述浸泡的参数控制为:浸泡压力为0.05~0.09MPa,浸泡温度为1℃~8℃,浸泡时间为2.5~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微波处理:微波功率为85~95W,微波时间为60~120s,微波温度为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功率为105~120W,超声波时间为3~9min,超声波温度为18~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加入混合酶B之前,先升温至40~50℃并加入酶抑制剂调整PH进行灭酶,降温到1~10℃后再加入混合酶B;超声波处理辅助酶解结束后,将物料升温至42~50℃并加入酶抑制剂调整PH进行灭酶,再降温到1~8℃获得酶解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螺旋藻中提取叶绿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所述烘干为减压烘干,所述减压烘干的温度为26~30℃,空气相对湿度≤65%,烘干时间为22~30min,烘干至叶绿素含水量低于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05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