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065.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礼;江以德;唐君;程鹏;朱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32053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长 预应力 树脂 锚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包括锚固剂本体,所述的锚固剂本体两端分别为端首(1)和端尾(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锚固剂本体包括上本体(3)和下本体(4),所述的上本体(3)和下本体(4)之间连接有压缩层(5),所述的上本体(3)远离压缩层(5)的一端连接有端首(1),所述的下本体(4)远离压缩层(5)的一端连接有端尾(2);
所述的上本体(3)和下本体(4)外表面均由外壳组成,所述的外壳表面由弹性层组成,中间设置有惰性气体层(6),所述的惰性气体层(6)内还螺旋设置有梯形条(7);所述的梯形条(7)靠近锚固剂本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磁条(8);
所述的锚固剂本体内部设置有螺纹条(9),所述的螺纹条(9)的底端和端尾(2)固定连接,螺纹条的顶端和端首(1)转动连接,所述的螺纹条(9)靠近磁条(8)的表面设置有铁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条(9)与端首(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11),所述的密封层(11)中部设置有连接柱(12),外部由弹性布(13)构成,连接柱(12)和弹性布(13)之间上方设置有弹簧层,中部设置有隔板(15),下方设置有气囊层,所述的隔板(15)底面和气囊层内的若干个气囊(16)顶面固定连接,隔板(15)顶面和弹簧层内的若干个弹簧(1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布(13)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环(17),所述的端首(1)通过紧固环(18)和密封环(17)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层(5)上下两端内部分别包裹有电磁铁环(21)和磁铁环(22),靠近电磁铁环(21)的外壳内部包裹有电子电池(19),所述的螺纹条(9)的顶部设置有电磁开关(20),所述的电磁铁环(21)通过电磁开关(20)和电子电池(19)电连接,所述的压缩层(5)的侧表面呈褶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条(9)为半椭圆状,所述的螺纹条(9)弧面相对,远离弧面靠近梯形条(7)的平面设置有铁粉(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面中间处设置有进液孔(23),螺纹条(9)内部设置有多个分液孔(24),所述的分液孔(24)的一端和进液孔(23)连通,另一端位于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
第一步、使用锚杆支护应根据施工地点的顶板岩性、围岩状况、地质结构及巷道断面、煤质状况等条件进行设计,合理选择锚杆支护参数,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第二步、锚杆安装前,由专人检查锚杆、锚固剂、锚杆孔径、锚杆孔深、孔位、方向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使用前检查锚固剂颜色、柔软程度及保质期,发现结块、硬化、破裂、变质及过期等异常现象严禁使用;杆体应保持清洁,无油污,无锈蚀,以保证锚固效果;
第三步、锚杆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根据选型表将相应规格的锚固剂按先快后慢的顺序依次放入钻孔中,利用锚杆将锚固剂推至孔底,使用气动锚杆钻机边搅拌边推进,锚杆推至孔底后,再搅拌15~20秒,总搅拌时间20~30秒;
第四步、搅拌完成后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杆体发生位移和转动,为充分施加预紧力,必须在中速树脂锚固剂凝胶前完成上螺母、托板工作,托板应紧贴岩壁或煤壁面,螺母安装必须达到规定扭矩,锚固力方能真正达到设计要求;确保锚固长度不小于孔深的80%,若锚固端头距孔口距离较大不符合要求,则需重新进行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选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长预应力树脂锚固剂,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在推进过程中推不动时停止推进10秒,使树脂锚固剂自然外溢一些后再进行推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0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