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135.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翟小伟;王凯;薛晨晓;尚博;宋波波;刘博;候钦元;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采煤工作面 固体吸附 喷雾吸附 分子筛 喷头 消除装置 喷出 采煤工作面巷道 固体吸附剂 财产安全 管路连接 竖直设置 外部存储 有效保障 储液罐 挡风帘 触发 导流 多层 外筒 采煤 泄露 | ||
1.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吸附系统、喷雾吸附系统和多个CO传感器(4),所述固体吸附系统包括圆柱状的两端开口的外筒(11)和设置在外筒(11)内的多层固体吸附分子筛(6),所述外筒(11)沿采煤掘进方向固定安装在采煤工作面(1)内上隅角(7)的巷道侧壁上;所述喷雾吸附系统包括沿采煤掘进方向设置在采煤工作面(1)巷道顶面的多条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9),每条所述第一管道(9)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出CO吸附溶液的喷头(3),所述第一管道(9)连接外部存储有CO吸附溶液的储液罐,沿采煤工作面(1)内的气流(8)走向,所述喷雾吸附系统设置在固体吸附系统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9)均匀布设在采煤工作面(1)顶板上距上隅角(7)水平距离50m的范围内,每条第一管道(9)的两端均安装有CO传感器(4),所述CO传感器(4)连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外筒的两端安装有CO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2)与上隅角(7)之间设置有一条垂直于第一管道(9)的第二管道(10),所述第二管道(10)上设置有多个喷出CO吸附溶液的喷头(3),所述第二管道(10)与靠近上隅角(7)的第一管道(9)连通,所述第二管道(10)与外筒(11)之间固定悬挂有挡风帘(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CO吸附溶液的储液罐与第一管道(9)之间设置有增压泵。
5.一种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的方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采煤工作面CO吸附消除装置按上述安装位置安装在采煤工作面(1)内;
第二步、当气流(8)流经采煤工作面(1)时,煤体氧化及其它因素产生的CO随气流(8)进入采煤工作面(1)并聚集在上隅角(7)位置;由于漏风导致采空区(2)内的遗煤氧化自燃,产生的CO汇集从上隅角(7)位置泄露汇入采煤工作面(1)气流(8);当喷雾吸附系统上安装的CO传感器(4)检测到CO浓度超过提前设定的安全值后触发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
第三步、立即启动喷雾吸附系统,第一管道(9)和第二管道(10)上的喷头(3)开始竖直向下喷洒CO吸附溶液,对采煤工作面(1)内和采空区(2)排往上隅角(7)的CO气体通过CO吸附溶液进行吸附消除,同时固体吸附剂分子筛(6)对通过挡风帘(5)引导来的大量来自采空区的CO进行二次吸附消除,通过设置在外筒两端的CO传感器(4)测定出风口处和上隅角的CO浓度数据,达到安全值以下后即完成了对采煤工作面(1)内的CO的吸附消除和对上隅角(7)处积聚的CO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1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