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398.8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9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黄耀宇;卞金欢;张平;夏必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R13/04;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件主体 活动板 弯折处 蒙皮 新能源汽车 车身骨架 连接装置 双头螺杆 固定板 连接件 曲面板 铝制 开口对应位置 螺母 曲面板凹面 固定需求 活动铰接 活动连接 螺母固定 汽车蒙皮 铰接 适配 通孔 旋进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包括曲面板、活动板、固定板和连接件主体,所述曲面板凹面一侧与连接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一侧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件主体相铰接,所述连接装置由双头螺杆和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构成,所述活动板和连接件主体开口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本发明使用时将曲面板与汽车蒙皮弯折处相固定连接,将和连接件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板和固定板与车身骨架相固定连接,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活动铰接,进而通过旋进双头螺杆上设有的螺母固定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的相互位置,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满足蒙皮弯折处需要与不同的位置的车身骨架相固定需求,灵活操作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领域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
【背景技术】
车身蒙皮是覆盖在汽车车身骨架外表面的板件,通常分为前围蒙皮,后围蒙皮,顶蒙皮和侧围蒙皮,其中顶蒙皮面积最大,蒙皮除了具有防护和增强强度的作用外,还起到装饰整车外部形状特征的作用,然而在蒙皮的安装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方便之处,由于蒙皮是有弧度的,在与车身骨架的连接过程中不是很方便,不同骨架的位置不能很好的与弧形蒙皮相衔接,同时市场上大部分连接件材料为铁质,导致连接件自身重量较大,工作安装起来也较为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使用时将曲面板与汽车蒙皮弯折处相固定连接,可以采用铆接或者焊接形式,将和连接件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板和固定板与车身骨架相固定连接,活动板与固定板一体成型,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活动铰接,可以根据连接位置的不同通过调节当活动板转动从而达到合适的角度,进而通过旋进双头螺杆上设有的螺母固定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的相互位置,固定活动板可转动至连接件主体的开口内,便于装置堆放,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满足蒙皮弯折处需要与不同的位置的车身骨架相固定需求,灵活操作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包括曲面板、活动板、固定板和连接件主体,所述曲面板凹面一侧与连接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一侧通过连接装置与连接件主体相铰接,所述连接装置由双头螺杆和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构成,所述活动板和连接件主体开口对应位置均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相互垂直且冲压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外侧设有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开口深度大于活动板和固定板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相互垂直且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头螺杆与连接件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铝制连接件的材料为金属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曲面板与汽车蒙皮弯折处相固定连接,可以采用铆接或者焊接形式,将和连接件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板和固定板与车身骨架相固定连接,活动板与固定板一体成型,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活动铰接,可以根据连接位置的不同通过调节当活动板转动从而达到合适的角度,进而通过旋进双头螺杆上设有的螺母固定活动板与连接件主体的相互位置,固定活动板可转动至连接件主体的开口内,便于装置堆放,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满足蒙皮弯折处需要与不同的位置的车身骨架相固定需求,灵活操作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蒙皮弯折处的铝制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侧无中柱车辆的车身侧部构造
- 下一篇:车身部件的制造方法及车辆的车身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