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消音结构的密封组件且与横隔板固定的涡旋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2519.9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韩延斌;魏唯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为山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7/00 | 分类号: | F04C27/00;F04C29/00;F04C29/06;F04C18/02;F04C2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组件 封板 上固定板 下固定板 下法兰 涡旋压缩机 内密封圈 外密封圈 消音结构 固定的 横隔板 铆钉孔 铆钉柱 消音孔 中圆台 横隔板中心 环形焊接 动涡盘 结合处 静涡盘 上壳体 下壳体 原有的 主轴承 上端 降噪 均布 铆接 下端 消音 密封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消音结构的密封组件且与横隔板固定的涡旋压缩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机、主轴承、动涡盘、静涡盘和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上固定板的下端为下法兰,下法兰上设有一圈均布的若干个铆钉孔,上固定板的上端为圆形的封板,封板上设有若干个消音孔,下法兰与封板之间连接中圆台,中圆台与封板的结合处设有斜面,下固定板上设有与铆钉孔相对应的铆钉柱,并通过铆钉柱将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铆接在一起,所述斜面与横隔板中心孔环形焊接连接。本发明彻底避免了原有的密封组件的密封不严的问题。同时,由于封板上设置了若干个消音孔,起到了降噪消音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具有消音结构的密封组件且与横隔板固定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轴向柔性密封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涡旋压缩机上。涡旋压缩机的压缩部件由动涡盘和静涡盘组成,所述静涡盘的顶部设有背压腔,该背压腔与涡旋的压缩腔连通,设置有浮动密封板,通过安装于浮动密封板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将背压腔分别于吸气侧的低压腔和排气侧的高压腔隔离,形成相对密封的背压腔,其压力与吸气压力和连通孔的位置相关。压缩机工作时,浮动密封板在背压腔的压力推动下向上方的隔板侧浮起,其顶部与隔板下端面形成密封面,将低压侧和高压侧隔开。静涡盘的径向和周向被限制,轴向上可沿导向套有微量的滑动。动涡盘的下侧面支承于主轴承架的止推面。压缩机工作时,背压腔的压力作用下,将静涡盘沿轴向推向动涡盘,并与之贴合,实现了动涡盘和静涡盘的涡卷端面的轴向柔性密封。由于静涡盘所受的轴向推力与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相关,此解决方案虽能较好的适应不同的工况,但是,上述浮动密封板浮起时与隔板下端面形成的密封面为金属接触面,这种接触型密封容易形成泄漏,降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另外,静涡盘中心排气阀处是一噪音源,涡旋的压缩腔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阀时体积突然增加而释放能量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原浮动密封不严和减少排气噪音,提供了具有消音结构的密封组件且与横隔板固定的涡旋压缩机。
具有消音结构的密封组件且与横隔板固定的涡旋压缩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电机3、主轴承4、动涡盘5、静涡盘6和密封组件7。所述上壳体1包括出气口11和横隔板12,所述下壳体2包括进气口21,所述电机3、主轴承4、动涡盘5和静涡盘6均处在与进气口21连通的低压腔22内。静涡盘6周向被限制,轴向上有微小间隙可实现轴向浮动,动涡盘5上侧与静涡盘6下侧耦合后形成至少一对的压缩腔。所述电机3通过电机定子外圈和主轴承4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内,电机3的转子安装在曲轴31上,所述曲轴31的上端连接动涡盘5并驱动动涡盘5运转;所述静涡盘6的上端设有环槽和中心台阶孔,所述中心台阶孔底部设有排气阀61,所述环槽底部设有与压缩腔连通的贯通孔63。
所述密封组件7包括上固定板71、下固定板72、外密封圈73和内密封圈74。所述上固定板71为圆盖状,上固定板71的下端为下法兰711,所述下法兰711上设有一圈均布的若干个铆钉孔712,所述上固定板71的上端为圆形的封板715,所述封板715上设有若干个消音孔716,所述下法兰711与封板715之间连接中圆台713,所述中圆台713与封板715的结合处设有斜面714,所述下固定板72上设有与铆钉孔712相对应的铆钉柱721,并通过铆钉柱721将上固定板71、下固定板72、外密封圈73和内密封圈74铆接在一起。
使用时,所述上固定板71与横隔板12中心孔环形焊接连接,焊接处将低压腔22与和出气口11相通的高压腔13隔开;所述内密封圈74与所述环槽的内侧壁贴合,并将高压腔13与下固定板72下侧和环槽底部构成的背压腔62隔开;所述外密封圈73与环槽外侧壁贴合,并将低压腔22与所述背压腔62隔开。
所述上固定板71与横隔板12的中心孔孔壁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焊接连接,允许采用铆压连接或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为山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为山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