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毒性破伤风毒素和诺维梭菌α毒素重组融合蛋白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2988.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吉革;刘莹;张莹辉;陈小云;李旭妮;李启红;薛麒;朱真;王磊;印春生;姚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9/0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郑明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性 破伤风 毒素 诺维梭菌 重组 融合 蛋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毒性破伤风毒素和诺维梭菌α毒素重组融合蛋白。本发明制备的重组融合蛋白,系采用经过密码子优化、破伤风毒素C片段与诺维梭菌α毒素的C末端以及N端的无毒性抗原表位的重组融合蛋白生产,即最大限度地保留两种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又避免了天然毒素的生物安全隐患。该重组融合蛋白可用来制备破伤风梭菌和诺维梭菌亚单位疫苗,与我国目前商品化的破伤风梭菌和诺维梭菌天然毒素灭活疫苗相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免疫剂量低、疫苗效力优良等优点,并大大降低了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是上述两种梭菌毒素疫苗升级换代的理想候选疫苗抗原;而且在与其它抗原共同制备联苗时,无需增大联苗的使用剂量,即可制备联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毒性破伤风毒素和诺维梭菌α毒素重组融合蛋白。属于生物制品领域。
背景技术
破伤风梭菌和诺维梭菌是能够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的厌氧菌,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禽养殖业危害极大,而这两种梭菌的致病因素均是菌体分泌的外毒素。其中,破伤风梭菌只含有一种外毒素,被称为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TT),而诺维梭菌主要能够产生α,β,γ,和δ共4种外毒素。根据上述毒素的产生情况,可将诺维梭菌分为A,B和C三种类型。其中,A和B型是引起牛羊发病的主要类型,而C型没有毒力(Eeckhaut V,Boyen F,Pasmans F,et al.Clostridium novyi type B as a causative agent of bovine meat spoilage[J].Anaerobe,2012,18(3):286-288.)。已有研究表明,诺维梭菌引起的牛和羊的坏死性肝炎(又称为黑疫)主要是与诺维梭菌产生的α毒素(Tncα)有关(Aquino P L,Fonseca F S,Mozzer O D,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Inactivated Clostridiumnovyi Type B Vaccine Us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J].AppliedBiochemistryBiotechnology,2016,179(5):895-909.)。由于破伤风梭菌病和诺维梭菌病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救治就死亡,导致死亡率较高。为此,疫苗免疫是预防以上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而商品化的梭菌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该类疫苗在预防动物破伤风梭菌病和诺维梭菌病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疫苗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暴露了一些缺陷,例如疫苗免疫易引起动物局部炎症及毒性反应;其在制备过程中涉及外毒素的灭活,存在外毒素外泄或灭活不彻底等生物安全隐患;此外,诺维梭菌毒素产量较低,且耗时过长,在发酵中的影响因素过多。因此,开发安全性好、有效抗原含量高、免疫原性强的重组破伤风毒素和重组诺维梭菌毒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未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2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