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3484.0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6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涛;赵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24/0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发送 接收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其中,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在时隙中,发送同步信号块SSB;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与物理广播信道PBCH,所述SSS占用的两个OFDM符号之间有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传输除所述SSS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提高接收侧使用SSS序列进行频偏估计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直通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解码成功率性能,并降低了初始接入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5G NR(NR Radio 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V2X系统中,终端与终端之间使用PC5口(Sidelink,直通链路)进行直接通信。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通信的两个终端之间在PC5口(Sidelink)建立同步。建立同步的方法就是一个终端A发送同步与广播信号,另外一个终端B接收终端A发送的同步与广播信号,一旦终端B接收并解调成功,这两个终端就能够建立同步,为下一步直接通信做好了准备。
NR V2X Sidelink做同步信息发送时,也需要采用SSB波束扫描的方式,Sidelink链路上的SSB被称为S-SSB。SSB图案中包括有Sidelink主同步信号S-PSS,Sidelink辅同步信号S-SSS,以及Sidelink广播信道PSBCH。为了降低复杂度,S-SSB的发送可能不会采取波束扫描的方式,而是发送一次全向波束或者重复发送多次相同的波束。
对于V2X Sidelink通信链路而言,由于该通信链路的通信双方有可能处在高速运动中并且距离可能变化很快,所以Sidelink广播信道PSBCH的解码成功率性能是Sidelink通信链路的一个瓶颈,在Sidelink通信收发双方高速运动中,由于多普勒频移的存在,PSBCH的解码成功率往往还是比较低,从而导致了较高的初始接入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从而可以提高使用SSS序列进行频偏估计的性能,进而提高了接收侧终端直通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解码成功率性能,并降低了初始接入时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时隙中,发送同步信号块SSB;所述SSB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与物理广播信道PBCH,所述SSS占用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传输,所述SSS占用的两个OFDM符号之间有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传输除所述SSS信号之外的其它信号。
优选的,所述SSS占用的两个OFDM符号之间间隔3个OFDM符号、6个OFDM符号或者9个OFDM符号。
优选的,两个OFDM符号中传输的SSS所使用的序列是伪随机PN序列或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所述伪随机PN序列包括:不同的生成多项式所生成的Gold序列、不同的循环移位所生成的Gold序列和M序列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恒包络零自相关CAZAC序列包括ZC序列。
优选的,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波形下,所述SSB还包括解调导频参考信号DMRS,所述DMRS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与所述PBCH在时域上占用的OFDM符号相同,所述DMRS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与所述PBCH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间隔排列。
优选的,在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CP-OFDM或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DFT-s-OFDM波形下,所述PBCH所在的OFDM符号上不包括解调导频参考信号DMR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3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