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笼制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5369.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强;陈天雄;平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20 | 分类号: | B21F27/20;B21F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扇 底板 枢接 钢筋笼制作 导轨 顶面 钢筋笼制作装置 支撑 可拆卸安装 模块化设计 滑动配合 框架顶部 同一水平 现场制作 移动机构 运输成本 转盘机构 左右两侧 顶盖 钢筋笼 吊运 自动化 占用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制作装置,包括箱体及钢筋笼制作机构,箱体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底部的底板、设于框架顶部的顶盖、枢接于框架左右两侧顶部的左侧门扇及右侧门扇、枢接于框架后端顶部的后端门扇、枢接于框架前端顶部的前端门扇及枢接于框架前端底部的支撑门扇,底板能够放置所述钢筋笼制作机构,钢筋笼制作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底板上的导轨、与导轨滑动配合的转盘机构及移动机构,支撑门扇能够打开至使支撑门扇的顶面与底板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以使导轨能够延伸至支撑门扇的顶面。该装置可实现钢筋笼自动化现场制作,降低运输成本,模块化设计减少了场地占用,便于整体吊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笼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笼制作设备一般体积较大,只能放在工厂当中使用,当需要使用时,再将焊接好的钢筋笼运输到指定地方,而钢筋笼运输起来较为不便,其运输成本也较高。目前在工程现场制作的钢筋笼多为人工手工焊接,质量参差不齐,对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制作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筋笼制作装置,包括箱体及钢筋笼制作机构,所述箱体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底部的底板、设于框架顶部的顶盖、枢接于框架左右两侧顶部的左侧门扇及右侧门扇、枢接于框架后端顶部的后端门扇、枢接于框架前端顶部的前端门扇及枢接于框架前端底部的支撑门扇,所述底板能够放置所述钢筋笼制作机构,所述钢筋笼制作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转盘机构及移动机构,所述支撑门扇能够打开至使所述支撑门扇的顶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以使所述导轨能够延伸至所述支撑门扇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转盘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机构的一侧与所述转盘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用于输送箍筋并可随着组成钢筋笼本体的多根主筋移动,所述转盘机构用于放置组成钢筋笼本体的多根主筋并可带动多根主筋转动,所述转盘机构配合所述移动机构将箍筋缠绕至多根主筋上,并通过所述转盘机构的焊接机对正下方的主筋和箍筋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门扇、右侧门扇、后端门扇、前端门扇及支撑门扇均通过相应的驱动机构驱动其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机采用电阻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垫板、安装在所述垫板上的箍筋架及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垫板的底部设有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垫板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箍筋架用于放置所述箍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输送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通过导向销与所述转盘机构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及焊接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和焊接支架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且所述定位支架和焊接支架均通过对应的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定位支架和焊接支架分别设有定位转盘和焊接转盘,所述定位转盘及焊接转盘分别通过对应的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其同步转动,所述定位转盘及焊接转盘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焊接支架与所述移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焊接机安装于所述焊接支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支架,导向支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导向支架设有供所述钢筋笼本体穿过的导向孔,各导向支架通过对应的第五驱动机构驱动其沿第一导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钢筋笼本体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可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钢筋笼本体的方向做升降运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笼加工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空型焊网的自动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