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5412.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声;金圭成;赵南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匹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7D471/04;H10K50/15;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仁川广域***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穴 传输 化合物 以及 包含 有机 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化学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在高空穴传输的基础上,相对降低电离势的特性,对咔唑核心导入芳氨基减少结晶形成,降低电离势,提高空穴传输能力,具有长时间的寿命特性。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元件(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以下简称“EL元件”)作为自发光型显示元件,具有视野广,对比度优秀,响应时间快等的优点。
EL元件根据发光层(emitting layer)成型材料,分为无机EL元件和有机EL元件。在此,有机EL元件相较于无机EL元件,不仅亮度、驱动电压以及响应速度等特性优秀,还具有可多色化的优点。
通常的有机EL元件是在基板上部形成阳极,具有在其阳极上部依次形成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阴极的结构。在此,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是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薄膜。
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EL元件的驱动原理如下:在所述阳极及阴极之间施加电压,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过空穴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另一方面,电子从阴极经过电子传输层注入于发光层,并在发光层区域重新结合载体生成激子(exiton)。该激子由从激发态转化到基态,从而使发光层的分子发光并形成图像。发光材料根据发光原理,分为利用一重态的激子的荧光材料和利用三重态的磷光材料。
到目前为止,对于使用这种有机发光元件的空穴传输材料,已经研究了许多具有咔唑骨架的胺衍生物,但是由于驱动电压高、效率低和寿命短,因此很难投入实际使用。
因此,正在持续努力利用具有优秀特性的材料开发具有低驱动电压、高亮度以及长寿命的有机发光元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631507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在高空穴传输特性的基础上,相对降低电离势的特性,对咔唑核心导入芳氨基减少结晶形成,降低电离势,提高空穴传输能力,具有长时间的寿命特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如下: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在所述化学式中,
所述R1、R2、R3以及R4分别是单独的氢、苯基、苯基咔唑衍生物或苯基咔啉衍生物;
所述R1、R2、R3以及R4中的至少一个是苯基咔唑衍生物或苯基咔啉衍生物。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有机发光元件:在一对电极之间包含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发光元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所述化学式1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可发挥如下的效果:在高空穴移动特性的基础上,相对降低电离势的特性,对咔唑核心导入芳氨基减少结晶形成,降低电离势,提高空穴传输能力,具有长时间的寿命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匹科有限公司,未经贝匹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5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 下一篇:咔唑类衍生物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