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枝菊花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092.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洪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马冬新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枝 菊花 花苞 整形修剪 培育 富含 施肥 斜切 腐殖质 腐殖质肥料 二次修剪 菊花幼苗 外形控制 砂壤土 无损伤 主干长 侧枝 霉变 新枝 修剪 整型 病害 修整 土质 杂草 整地 种植 成活 地势 主干 排水 上层 观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枝菊花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势较高,肥沃的地种植,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种植;2)整形修剪步骤:在当年的4‑5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无霉变和无损伤的新枝苗,进行预先整形修剪处理;对下面进行斜切后,插入步骤1的土中;3)施肥步骤:在土上层铺一层富含腐殖质肥料,4)培育主干:在菊花幼苗成活后,主干长至15‑20厘米时,进行一次修整;待侧枝均长出花苞时,进行二次修剪,只留增长较好的花苞;5)定期除杂草,并施肥;6)最后整型留花:根据单枝茁壮程度、以及菊花的整个外形控制单枝,修剪掉其他的多余枝。本发明观赏价值高、能够培育单枝菊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枝菊花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欧洲,约在明末清初。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菊花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食用新鲜的菊花,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吃花已经十分盛行,但不是所有的菊花都可食用,只有真菊才可以食用,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菊花原产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在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在生活中各种菊花多数是被用来作为观赏之用,尤其是陈列在公园、广场、宾馆等场所,显得美丽大方,使人们观之心旷神怡。
但是现在盆景中的菊花多为多头、多分枝、多主干的整枝技术,单枝菊花较少,导致菊花观赏性较差,且由于多支、多分叉容易导致生命力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单枝菊花的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单枝菊花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势较高,肥沃的地种植,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种植,进行翻耕20~30cm,加入富含腐殖质肥料;继续耕细整平;备用;并设置后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的遮光罩;最终实现在每天1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的过程;
2)整形修剪步骤:在当年的4-5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无霉变和无损伤的新枝苗,进行预先整形修剪处理;对下面进行斜切后,插入步骤1的土中;同时在整形时注意主干不能歪斜,若主干粗度不够,也可用部分枝增粗,既要适当留一些枝,不控制,不开角,不变向,任其营养生长,来增加主干的粗度;
3)施肥步骤:在土上层铺一层富含腐殖质肥料,所述富含腐殖质肥料包括按照以下份数配比的原料:家畜粪便20~30份、菜籽油渣10~15份、豆类粕发酵液5~10份、藻类粉8~10份、复合菌2~5份、骨粉1~3份、腐殖质1~3份、茶籽粉1~3份、家禽羽毛5~10份和秸秆纤维40~50份;
4)培育主干:在菊花幼苗成活后,主干长至15-20厘米时,进行一次修整;待侧枝均长出花苞时,进行二次修剪,只留增长较好的花苞;
5)定期除杂草,并施肥;
6)最后整型留花:根据单枝茁壮程度、以及菊花的整个外形控制单枝,修剪掉其他的多余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洪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洪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制剂作为诱导剂及在控制棉花害虫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负压取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