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温正压烟道的烟气取样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235.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龙;吕洪坤;李剑;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取样 烟道 混合管 取样管 外接管 烟气 正压 第一连接件 辅助装置 转弯 第二连接件 第二球阀 高温烟气 高温灼伤 气体伤害 同轴管段 压缩空气 在线烟气 烟道壁 引射器 封堵 启机 取样 停机 外泄 吸入 密封 喷射 卸下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正压烟道的烟气取样辅助装置。现有的烟气取样孔无法适用于高温正压的烟气取样场所。本发明的取样管、第一连接件与前外接管组成垂直于烟道壁面的同轴管段,作为烟气取样孔;所述的取样管,其一端流进的空气对其另一端流进的烟气形成密封,环境中的空气从已卸下封堵的烟气取样孔处进入,通过第二球阀后转弯进入混合管;同时,烟气从烟道进入前外接管,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取样管后转弯进入混合管;空气和烟气一起通过混合管被吸入引射器,随后与压缩空气一起经过第二连接件和后外接管,最后被喷射到烟道内。本发明能够防止高温烟气外泄造成高温灼伤或有毒气体伤害;可提供在线烟气取样的条件,无需重新启机和停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取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高温正压烟气进行取样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烟道和烟囱内流动,全部或部分管段内烟气压力可能为正压。在正压的烟道或烟囱进行烟气取样时,烟气容易外泄,尤其是高温烟气外泄,具有更高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人员中毒、皮肤灼伤、周围可燃物着火等安全生产事故。烟气取样孔一般由外接管段和封堵(如螺纹闷盖、法兰盘、堵头等)组成,在烟气取样时打开封堵,在完成烟气取样时重新装上封堵。然而,在高温正压烟道或烟囱场所,打开烟气取样孔的封堵将使高温烟气外泄,影响人员和环境安全,导致烟气取样无法正常进行。
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在进行烟气取样前停机、打开封堵、安装烟气取样装置,在烟气取样时佩戴防护面罩和防烫手套、采用纱布密封取样孔和取样装置的缝隙,在完成烟气取样时停机、重新安装封堵,试验结束后再重新启机。可见,现有的烟气取样孔无法适用于高温正压的烟气取样场所,若在线操作过程则危险大,若离线操作过程则需启停机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正压烟道的烟气取样辅助装置,以防止高温烟气外泄造成高温灼伤或有毒气体伤害;以提供在线烟气取样的条件,无需重新启机和停机。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温正压烟道的烟气取样辅助装置,包括前外接管、后外接管、引射器、取样管、混合管、工作气源、喷射管、吹扫管、应急气源、气封管、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的前外接管和后外接管用于安装在烟道壁面上;
所述的取样管、第一连接件与前外接管组成垂直于烟道壁面的同轴管段,作为烟气取样孔;
所述的引射器,其进口端与喷射管连接,其出口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后外接管连接,其喉口部位与吹扫管连接;
所述的喷射管,将来自工作气源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引射器进口端;
所述的吹扫管,将来自工作气源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引射器喉口部位;
所述的取样管,其一端安装可拆卸封堵,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前外接管连接;所述的取样管上安装第二球阀,取样管上开设混合管连接孔和气封管连接孔;所述的混合管连接孔位于取样管中部,所述的气封管连接孔位于混合管连接孔与可拆卸封堵之间,所述的第二球阀位于气封管连接孔与可拆卸封堵之间;
所述的混合管,其一端连接在取样管中部,其另一端连接在引射器喉口部位,其中间段为柔性连接件,使混合管在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便于调整安装位置和提高安装的灵活性;
所述的气封管,将来自应急气源或工作气源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取样管;
所述的取样管,其一端流进的空气对其另一端流进的烟气形成密封,环境中的空气从已卸下封堵的烟气取样孔处进入,通过第二球阀后转弯进入混合管;同时,烟气从烟道进入前外接管,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取样管后转弯进入混合管;空气和烟气一起通过混合管被吸入引射器,随后与压缩空气一起经过第二连接件和后外接管,最后被喷射到烟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燃烧气体采样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海海底热液喷口保压取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