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储柴自治微网群跨域协同互动与消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510.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王昕;潘弘;林烨;林铖宇;叶丽娜;杨强;杨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算法 微网 互动 跨域 协同 矩阵 充放电状态 储能单元 搜索算法 算法效率 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 优化算法 约束条件 计算量 采样 风光 构建 维度 树叶 树干 优化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储柴自治微网群跨域协同互动与消纳方法,考虑多因素构建网络拓扑矩阵权值,并将这些相关性较低的度量值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大大减少了约束条件的个数为算法的简化奠定了基础,将MST搜索算法和LMI优化算法结合起来使用分别构造新的微网拓扑结构下的“树干”和“树叶”,既利用了算法各自的优点又方便算法的随时结合与拆分使用,从而避免了每次采样后都对这个算法的重新运行,大大简化了计算量,提高了算法效率,合理安排储能单元的充放电状态,使该策略得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电能进行优化安排,从而使电能的利用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系统的分布式发电和储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风、 光、储、柴电源的微网群跨域协调能量调度与适配优化合作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微网系统的日渐成熟,这种可独立运行或并网运行的电力网络系统 更多的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然而虽然目前常用的分布式电源中有内燃发电 机组、燃气轮发电机等较为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但由于其供电时需要消耗传 统能源,因此其规模和供电量会收到一定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微网中全部用电 负荷的用电要求,而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因为其具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也 更多的渗透到微网系统中来。但是后者由于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 供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因此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这就造成 了将从两个方面降低自治微网系统的运行效率:一方面,当DG供电充足时,大 量的电能将无法获得有效的利用。虽然此时储能设备可以吸纳一部分多余的电 量,但其效果有限且需要大量的储能单元,从而大大增加了微网系统的投入和 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当DG供电不足时,负荷无法得到充分的电力供应而受到 限制,尤其是当系统中CL供电不足时,其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风光储柴自治微网群跨域协同互 动与消纳方法,将多个自治微网系统的供用电系统进行重新优化组合,通过协 作实现电能的优化调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储柴自治微网 群跨域协同互动与消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时间间隔Δt采样,获取当前时刻系统分布式电源DGs、重要负荷CLs、 普通负荷NLs、储能设备Ss的状态信息;
(2)判断是否i=1,…,NAMG(t-Δt),如果存在则执行(3), 否则执行(18),其中,和分别为(t-Δt)时刻和t时刻自治微网i_AMG中DG与CL的功率之差,NAMG(t-Δt)为(t-Δt)时刻存在的自治微网的 个数;
(3)构建当前t时刻的网络拓扑矩阵A(t);
(4)判断是否是则执行(5),否则执行(6),其中,NDG是微网群中DG的总个数,NCL是CL的总个数,NNL是NL的总个数;
(5)Si∈{x|x is load},i=1,…,Ns并执行(9),其中,Si为第i个储能设备,Ns为微网群中储能 设备的总个数;
(6)判断是否是则执行(7),否则执行(8);
(7)并执行(9)和(10),;
(8)Si∈{y|y is generater},i=1,…,Ns并执行(10);
(9)判断是否每个Si的SOCi≥80%,i=1,…,Ns,是则执行(11),否则执行(12),其中SOCi, 为第i个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未经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