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581.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忠;付天宇;刘美军;赵昊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管体 连接件 复合材料 一体化成型 缠绕材料 标准时 缠绕层 缠绕 纤维 安装连接件 弹性橡胶带 缠绕连接 加热加压 连接技术 芯模表面 测地线 法兰盘 外圆面 下端面 预浸带 树脂 硫化 脱去 芯模 固化 冷却 | ||
1.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它是将连接件(1)与复合材料管体(2)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复合材料缠绕到芯模外表面形成复合材料管体(2),当所述复合材料管体(2)外径达到连接件(1)内径时,停止缠绕,在复合材料管体(2)一端或两端安装固定连接件(1);
步骤二:将缠绕材料按测地线路径连续的从复合材料管体(2)外表面中部缠绕到复合材料管体(2)与连接件(1)相连接的根部,所述缠绕材料继续沿着规划的测地线路径,缠绕到连接件(1)的法兰盘或圆盘的下端面(4)、外圆面以及上端面(5),并在复合材料管体(2)以及连接件(1)的法兰盘或圆盘的下端面(4)、外圆面及上端面(5)上反复移动缠绕;
步骤三:当所述复合材料为纤维与树脂的组合,所述缠绕材料为纤维(3)或复合材料预浸带,且复合材料管体(2)与连接件(1)的缠绕层厚度达到要求的标准时,进行加热加压固化,其加热固化温度为90-130℃,加热固化时间为1-3h,之后进行冷却,当冷却温度至室温时,脱去芯模,形成复合材料管体(2)与连接件(1)一体化结构;
或者,当复合材料和缠绕材料均为弹性橡胶带,且复合材料管体(2)与连接件(1)的缠绕层厚度达到要求的标准时,进行硫化处理,其硫化温度为140-190℃,加压压力为10-20Mpa,硫化时间为(6+(制品厚度/mm-6)×1/min)之后进行冷却,当冷却温度至室温时,脱去芯模,形成复合材料管体(2)与连接件(1)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合材料为纤维与树脂的组合时,所述复合材料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或植物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管体(2)为圆柱筒、弯曲筒或圆锥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弯曲筒或圆锥筒形状的复合材料管体(2)上包含至少一段波纹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管体(2)由圆柱筒、弯曲筒和圆锥筒中的至少任意两种形状的筒体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材质为金属、塑料或者硬质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件(1)采用金属材质时,连接件(1)中的螺栓孔需在事先制作,并在螺栓孔中放入堵塞,所述缠绕材料的纤维(3)、弹性橡胶带或复合材料预浸带在缠绕过程中,确保缠绕材料的纤维(3)、弹性橡胶带或复合材料预浸带缠绕在螺栓孔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件(1)采用橡胶材质时,需要在硫化处理后进行钻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缠绕材料为纤维(3)时,所述缠绕材料的纤维(3)是非弹性的玻璃纤维或碳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管体与连接件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为法兰盘、端部具有圆盘的各类接头或者至少一端具有圆盘的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5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