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聚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6709.8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婧元;李海涛;叶姝瑶;王靖岱;王清江;范小强;杨遥;王琳琳;黄正梁;丁强;蒋斌波;叶健;廖祖维;阳永荣;韩国栋;吴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210/08;C08F210/14;C08F10/06;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聚合 方法 | ||
1.一种丙烯聚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聚合反应器中进行丙烯聚合反应,对聚合反应器输出的循环气进行冷凝和气液分离,将气液分离得到的液体物料在反应器侧壁的同一轴向、不同高度处同时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并排出烯烃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聚合反应器中进行丙烯聚合反应,使从反应器顶部出口导出的循环气经循环气压缩机压缩和循环气冷却器撤热后得到气液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气液混合物在气液分离设备中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的液体物料和气体物料;
(3)步骤(2)得到的液体物料在反应器侧壁的同一轴向、不同高度处同时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
(4)步骤(2)得到的气体物料从反应器的底部进入反应器;
(5)在所述聚合反应器内,气体物料和液体物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并从所述聚合反应器连续或间歇地排出丙烯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反应的循环气包括聚合单体、调节剂和惰性组分;所述聚合单体优选为丙烯和共聚单体;所述调节剂优选为氢气;所述惰性组分优选为氮气;和/或,所述液体物料包括聚合单体,优选包括丙烯和共聚单体;和/或,所述共聚单体优选为至少一种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并且小于等于10的α-烯烃,选自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和1-癸烯,优选1-丁烯、1-己烯、1-辛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器优选为流化床反应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表观流化气速为0.1~1.0m/s;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聚合反应温度为50~100℃,优选65~90℃;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聚合反应压力为1.0~4.0MPa,优选1.5~3.8MPa。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反应器侧壁上同一轴向、不同高度处的至少一个喷嘴将液体物料在反应器侧壁的同一轴向、不同高度处同时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所述喷嘴的数量优选为2~10个,并且所述喷嘴的安装高度位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直筒段高度的0.1~1倍处,优选所述喷嘴安装高度位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直筒段高度的0.2~0.6倍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侧壁的同一轴向、不同高度处同时加入液体物料,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径向上形成多个氢气浓度和共聚单体浓度不同的反应区域,造成反应器内径向组分浓度的差异;其中靠近侧壁喷嘴的反应区域的氢气浓度低于与其相连的其他反应区域、共聚单体浓度高于与其相连的其他反应区域,为低氢气浓度、高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而远离侧壁喷嘴的区域的氢气浓度高于与其相连的其他反应区域、共聚单体浓度低于与其相连的其他反应区域,为高氢气浓度、低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氢气浓度、高共聚单体浓度区域的温度为50~80℃,所述高氢气浓度、低共聚单体浓度区域的温度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氢气浓度、高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的体积占流化床反应器体积的2%~80%,而高氢气浓度、低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的体积占流化床反应器体积的20%~98%。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氢气浓度、高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为气液固流化区域,所述高氢气浓度、低共聚单体浓度反应区域为气固流化区域。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丙烯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67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