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毛刷、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7015.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辉;董力;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2/71;H01Q1/2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毛刷 天线 组件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毛刷、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该导电毛刷用于电连接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天线,所述导电毛刷包括1块或1块以上导电板,以及多根弹性导电纤维丝;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被固定在所述导电板上,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天线接触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在受到所述天线的第一压力时产生第一形变,在所述第一压力消失后所述第一形变恢复。由此,该弹性导电纤维丝的柔韧性好,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后可以随之弯曲,其弯曲后应力较小,避免应力过大损坏与之接触的天线,并且弹性导电纤维丝受压弯曲后可以散开,增大了触点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连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毛刷、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移动终端上需要增加更多的新频段天线以及MIMO天线来满足这种需求。然而移动终端上适合放置天线的区域是有限的,并且它还随着ID潮流和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天线设计者希望能把天线放置到后盖或者显示屏上面的盖板上。
传统的移动终端天线大多通过金属片实现电路板和天线的连接,例如,对于在后盖或显示屏盖板上放置天线的移动终端,金属片的一端与设置在后盖或显示屏盖板上的天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连接,但是,金属片的反作用力容易导致后盖或显示屏盖板局部变形,或者脱胶起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毛刷、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实现移动终端中电路板与天线的电连接的同时解决了后盖或显示屏盖板局部变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电毛刷,所述导电毛刷用于电连接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和天线,所述导电毛刷包括1块或1块以上导电板,以及多根弹性导电纤维丝;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被固定在所述导电板上,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天线接触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在受到所述天线的第一压力时产生第一形变,在所述第一压力消失后所述第一形变恢复。由此,该弹性导电纤维丝的柔韧性好,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后可以随之弯曲,其弯曲后应力较小,避免应力过大损坏与之接触的天线,并且弹性导电纤维丝受压弯曲后可以散开,增大了触点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连接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板为1块,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通过点胶、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导电板上。由此,该导电毛刷采用单层导电板结构,整体尺寸较小,可以节约移动终端内部空间,有利于移动终端小型化。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的夹角大于0°,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电板上,所述第二导电板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由此,导电毛刷可以将不同方向的电路板和天线连接起来,连接方式更加灵活,通用性更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的夹角等于0°,所述第一导电板上设有孔,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穿过所述孔后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由此,该导电毛刷采用双层导电板结构,能更好的固定弹性导电纤维丝。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分别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电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第一表面相对;所述弹性导电纤维丝的固定端沿所述孔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导电板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第一表面之间。由此,可使得导电毛刷整体厚度更均匀,便于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