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叶片三维重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7738.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闫哲;李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33;G06T17/00;G06T17/3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点 风力发电叶片 无人机图像 点云数据 三维重构 尖锐度 算法 匹配 一一对应关系 边缘轮廓线 图像特征点 有效的图像 单一像素 简化模型 两幅图像 轮廓追踪 匹配算法 三维模型 粗匹配 可视化 匹配对 网格化 构建 邻域 图像 视角 清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叶片三维重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图像特征点匹配;B、点云数据获取;C、点云数据网格化,构建三维模型;本发明采用基于图像尖锐度的角点匹配算法,将Canny边缘检测算子和8邻域轮廓追踪算法相结合提取单一像素级较清晰的边缘轮廓线,然后利用简单有效的图像尖锐度算法提取角点,最后进行角点的粗匹配和精匹配,建立不同视角的两幅图像中感兴趣角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获得较精准的角点匹配对,简化模型,增加准确性,提高可视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叶片三维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理论技术得到不断的突破。计算机视觉的最终研究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视觉观察能力,通过所获得的二维信息从而获得认知理解三维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从扫描设备或者图像获取到三维几何信息,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目标物进行描述、存储、识别和理解。而通过计算机对目标物或者场景进行三维重建所在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三维重构的目标是构建出真实世界对象的数字化表示,将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从最初的机器人导航应用以及到后来在制造业、建筑业、军事科技、
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现在逐步进入到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尤其是在广告业、影视娱乐、3D游戏、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医学诊断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如何简便、高效、逼真地构建三维模型以及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三维建模方法是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计算机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多种多样,基于图像建模,该方法通过相机采集的目标物的二维图像信息来恢复目标物的空间几何信息及相机参数等信息,即研究二维图像匹配点和三维空间中对应点的关系,计算并确定目标物的三维空间点的关系及其大小,从而实现目标物的三维重建。同时将三维几何信息和纹理信息通过贴图结合,从而获得具有相片级真实感的模型,建模过程自动化,人工劳动强度低,同时所需设备也很简单,只需要一台数码相机,大幅降低了建模成本。因此在需要真实感建模的场合中,基于图像的建模无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图像的三维重构是综合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知识的新兴技术,它具有二维图形所不可比拟的特质,其模型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直观地观测,并且具有逼真的效果、能够做到实时虚拟、实时互动等。相片级真实感的三维模型可广泛应用在遗产保护、文物研究和动画电影制作等数字娱乐领域,拥有很乐观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通过图片信息更有效地构建出质量较好的三维模型也成为的当前的研究热点。
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不断消耗,传统资源的纯储量也是在不断减少,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大力度发展新型能源等某些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源等,已经成为最关键的问题。这其中风力发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其制造成本为整个风机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且叶片本身是否有损坏直接影响着风机的发电效率,因此建立关于风力发电叶片的缺陷检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通过无人机采集照片,利用计算机构造风电叶片的三维模型,用于后期对缺陷点的标注对整个检测系统来说是关键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叶片三维重构方法,以解决所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的风力发电叶片三维重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图像特征点匹配;
B、点云数据获取;
C、点云数据网格化,构建三维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采用基于图像尖锐度的角点匹配算法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