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7822.8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双;郑帅;朱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6 | 分类号: | B01J27/06;C02F1/461;C02F1/467;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三维粒子电极 掺杂改性 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柱状活性炭 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 三维电极反应器 预处理 浸渍 负载型催化剂 电催化活性 污染物去除 无二次污染 焙烧活化 结构稳定 有机废水 制造成本 活性炭 电极 负载型 陈化 烘干 降解 上经 应用 | ||
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由柱状活性炭及负载在活性炭上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构成。其制备的过程包括柱状活性炭载体的预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浸渍陈化、干燥烘干和焙烧活化等几个步骤。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三维粒子电极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电催化活性高,结构稳定等特点。且制备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型三维粒子电极应用于三维电极反应器中可以高效的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领域,电化学催化反应体系中三维粒子电极材料的改性合成及水处理工程的应用。
背景技术
染料废水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难处理废水,虽然现有的高效处理染料废水的技术有很多,但这些技术普遍都造价较高,难以应用实施。因此急需探索投资成本较低、废水处理效率较高并且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工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电化学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它处理染料废水的降解效率高,并且还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外加催化剂,能耗低,设备体积小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
电化学处理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可以单独处理废水,也可与其他技术联用,无需消耗大量化学药剂,在污染物浓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节电压电流稳定出水,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传统的二维电极具有面体比较小,电流效率低,单位槽体处理水量小等缺点。随着研究的进行,新型高效的电化学反应器和处理工艺不断出现。针对二维电极的不足之处,三维电极法在阴阳极板间装填粒子电极,各粒子成为独立的电极(第三极),极大地增加了反应器的传质效率,电化学反应不仅发生在阴阳极板电极的几何表面上,且在整个三维空间内进行,物质传质效果得到极大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
三维电极法的优点尤其突出,但其仍未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催化反应效率及粒子电极的稳定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该技术突破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粒子电极的稳定性如何提高、能耗如何降低;二是处理废水的电催化效率和速度如何进一步加快。要解决第一个问题,要从电极材料入手,研究其结构,寻找最优的制备方法;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要在找到合理的反应器设计的同时,提高催化体系反应效率,包括活性组分的优化改性与载体的选择。因此,针对上述的第二个问题,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高效的活性成分以提升三维电极体系的反应速率。
粒子电极作为三维电极有别于二维电极的重要标志,历来都是三维电极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围绕以活性炭为载体的三维电极进行的。随着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关注热点转向粒子电极催化材料方面的研发,良好的导电性、高催化活性、较强的吸附性、高稳定性粒子电极材料的研发是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1.针对目前三维粒子电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2.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三维粒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负载催化剂活性炭的三维粒子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粒子电极由柱状活性炭和负载在柱状活性炭上的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经F掺杂改性的锰氧化物或铜氧化物或锌氧化物或镍氧化物或锡氧化物。
3.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上的三维粒子电极,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F元素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3∶10。
4.一种经F掺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负载于活性炭上的三维粒子电极,其特征在于:锰氧化物的前驱体为Mn(NO3)2,铜氧化物的前驱体为Cu(NO3)2,锌氧化物的前驱体为Zn(NO3)2·6H2O,镍氧化物的前驱体为Ni(NO3)2·6H2O,锡氧化物的前驱体为SnCl2·2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