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稳态工作线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7853.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6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英;季念坤;王志涛;刘瑞;戚万领;张君鑫;李铁磊;于海超;刘硕硕;高楚铭;张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9/00 | 分类号: | F02C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冷循环 工作线 稳态 约束条件 种间 规划 燃气轮机控制 凸多边形区域 空间区域 模型计算 任务需求 循环方式 应用曲线 优化参数 平移 变工况 等值面 工作点 平衡点 通用型 求解 舰船 船舶 参考 平衡 制定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稳态工作线规划方法,根据舰船在不同任务阶段对动力的需求,划分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的工作状态,并确定燃气轮机在各工作状态下的约束条件;使用变工况模型计算出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的全部平衡工作点;根据约束条件作出空间凸多边形区域,在空间区域中作出优化参数的等值面,应用曲线提取、曲面平移、曲面交叉等方法作图,求解最佳稳态工作线。本发明对于间冷循环燃气轮机,在考虑船舶任务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在燃气轮机所有能够工作的平衡点范围内规划出一条最优的稳态工作线,有助于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控制策略的制定。该方法具有通用型,对于其他循环方式的燃气轮机稳态工作线的规划也具有参考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燃气轮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装置要为船舶的全速、经济航速、最低航速、倒车 等任务阶段提供连续而可靠的动力支持,从而确保船舶获得良好的机动性和续 航力。为此,要求动力装置有足够的最大功率、良好的经济性、较高的寿命和 可靠性、方便的操纵性和维修性等性能。上述性能指标之间或相互关联或相互 矛盾,譬如,燃气轮机为追求最大输出功率,往往要承受最大的机械载荷和热 负荷,必然影响其寿命,而当燃气轮机工作在小状态时,热效率往往较低,经 济性变差。针对为船舶提供动力的间冷燃气轮机,考虑船舶的任务需求,有必 要在所有能够工作的平衡点范围内规划出一条最优的稳态工作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考虑船舶的不同任务阶段的动力需求、操纵灵活性 以及来自于间冷燃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限制等因素的一种间冷循环燃气轮机 稳态工作线规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稳态工作线规划方法,其特征是:
(1)根据舰船在不同任务阶段对动力的需求,划分间冷循环燃气轮机的工 作状态为:
1)最大功率状态A:设计间冷燃气轮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获得的最 大功率状态,用于使船舶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航速和最强机动性能;
2)最大连续状态B:设计间冷燃机允许长时间持续工作的最大工作状态, 用于使船舶在巡航过程中长时间获得较大航速;
3)A与B之间的状态;
4)B以下的状态,包括C点:间冷燃气轮机81%工况、D点:间冷燃气轮 机60%工况、E点:间冷燃气轮机30%工况;
(2)确定间冷燃气轮机在各工作状态下的约束条件:
1)最大功率状态A:约束条件为燃气初温和高压转子转速不超过原有简单 循环燃气轮机设计点的值,即1540K和9750r/min;设定低压转子转速不超过 原有简单循环燃气轮机设计点值的103.5%,即7700r/min;设定间冷器总的泵 功率不超过最大允许值30kW;
2)最大连续状态B:约束条件为燃气初温度不超过原有简单循环燃机90% 工况时的燃气初温,即1482K;
3)A与B之间的状态:约束条件等同于最大功率状态A;
4)B以下的状态:约束条件等同于最大连续状态B;
(3)建立间冷循环燃气轮机变工况计算模型:
采用变比热方法建立间冷循环燃气轮机变工况计算模型,包括低压压气机、 高压压气机、机上换热器、海水换热器、燃烧室、高压涡轮、低压涡轮、动力 涡轮,求解低压压气机与低压涡轮之间、高压压气机与高压涡轮之间、动力涡 轮与负载之间、机上换热器与机外换热器之间、间冷器与燃机之间的稳态匹配 过程,计算出间冷循环燃机稳态工作点的性能参数,包括压力、温度、流量、 转速、功率和效率;
(4)应用图解法求解最佳稳态运行工作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7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涡轮机引擎及其油系统
- 下一篇:联合循环机组部分负荷效率的调节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