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014.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俊;陆凯;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0 | 分类号: | B60R22/40;B60R22/41;B60R22/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卷收器 芯轴 输出元件 抑制部件 抑制机构 安全带装置 活动部件 减速机构 输入元件 从动件 机动车 复位弹簧 静止位置 数量减少 锁止机构 转动行程 地连接 稳健性 退卷 支架 转动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卷收器,其包括:
支架(4);
芯轴(1),所述芯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架(4)中并且在卷收方向上被偏压;
锁止机构(100),所述锁止机构构造成用于,在激活状态中在退卷方向上锁止所述芯轴(1)并且在去活状态中释放所述芯轴(1);
车感装置(6),所述车感装置构造成用于感应机动车的安全相关的工作状态,所述车感装置具有活动部件;和
抑制机构(200),所述抑制机构包括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具有输入元件(7)和输出元件(8),所述输入元件与芯轴(1)抗转动地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元件(8)具有工作面;
所述抑制机构(200)包括从动件(10)、与所述从动件(10)运动耦合的抑制部件(11.1)以及复位弹簧(11),所述从动件(10)能被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操纵,所述复位弹簧(11)在使所述抑制部件(11.1)释放所述活动部件的方向上偏压所述从动件(10);
其中,在所述芯轴(1)的预定的静止位置上,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操纵所述从动件(10),使得所述抑制部件(11.1)处于抑制所述活动部件的位置上;
其中,沿退卷方向,在所述芯轴(1)的从所述静止位置起的预定的转动行程之后,所述抑制部件(11.1)离开抑制所述活动部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元件(8)具有集成的凸缘(8.1),所述凸缘的外周面构成所述工作面;和/或
沿退卷方向,在所述芯轴(1)的预定的转动行程之后,所述从动件(10)脱离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和/或
所述减速机构构成为摆动齿轮机构,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包括与芯轴(1)抗转动地连接的作为输入元件(7)的偏心轮、作为输出元件(8)的摆动齿轮和静止的齿圈(5.1),所述摆动齿轮通过所述偏心轮相对于所述芯轴(1)的转动轴线偏心地支承,并且所述摆动齿轮与所述齿圈(5.1)啮合;和/或
所述抑制机构(200)具有触发盘(9),所述触发盘具有凹槽(9.1),所述触发盘可转动地支承,并且所述触发盘能在克服阻力的情况下被转动;和/或
所述输出元件(8)具有传动凸起(8.2),所述传动凸起伸入到所述凹槽(9.1)中,并且能在所述凹槽(9.1)的两个端部(9.3、9.4)之间自由地运动;和/或
所述触发盘(9)具有工作面,所述触发盘的工作面构造成用于,在从动件(10)与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脱离时,支撑所述从动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10)具有止动元件(10.2),所述触发盘(9)的工作面具有凹部(9.2),所述触发盘(9)的工作面和所述止动元件(10.2)构造成:
-沿退卷方向在所述芯轴(1)的预定的转动行程之后并且在所述芯轴(1)的预定的最大退卷位置之前,所述从动件(10)在所述凹部(9.2)之外支撑在所述触发盘(9)的工作面上,所述止动元件(10.2)不起作用;并且
-在所述芯轴(1)的最大退卷位置上,所述从动件(10)支撑在所述凹部(9.2)中,所述止动元件(10.2)导致所述锁止机构(100)的激活;
和/或所述止动元件(10.2)构成为棘爪;
和/或所述从动件(10)构成为可枢转地支承的从动件;
和/或所述从动件(10)具有支撑臂(10.1),所述支撑臂构造成用于靠置在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上;
和/或所述从动件(10)具有支撑臂(10.1),所述支撑臂构造成用于靠置在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上和用于靠置在所述触发盘(9)的工作面上;
和/或在所述芯轴的预定的静止位置上,所述支撑臂(10.1)在与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的沿退卷方向位于前面的端部(8.1.1)邻近的区域中靠置在所述输出元件(8)的工作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0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固定器及汽车
- 下一篇:具有分级管内径的皮带张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