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提质的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8394.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李猛;梁家林;胡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馏分 加氢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提质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煤焦油全馏分原料与加氢尾油混合后依次进入分离系统,固定床脱金属反应器和脱水系统,脱除固体颗粒物、金属和水后,得到净化混合物物料,所得净化混合物进入加氢单元进行反应,分离反应产物得到石脑油馏分、柴油馏分和加氢尾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能有限实现煤焦油全馏分的最大化利用,并且显著延长加氢单元装置的运行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提质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面临日趋枯竭的危机。相比之下,中国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因此,由煤炭制取液体燃料已成为煤加工利用的一个基本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钢铁行业和煤炭分级利用的快速增长,炼焦和热解工业呈现高增长的趋势,煤焦油的产量越来越大,煤焦油的清洁加工和有效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常规的加工方法是经过预处理蒸馏切取组分集中的各种馏分,再对各种馏分用酸碱洗涤、蒸馏、聚合、结晶等方法进行处理提取纯产品;也有一部分煤焦油经过酸碱精制后作为劣质燃料油被直接燃烧,或直接乳化后作为乳化燃料燃烧。煤焦油中所含硫、氮等杂质在燃烧过程中变成硫和氮的氧化物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而酸碱精制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污水,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综合利用方面来看,都希望找到一个有效的化学加工途径,使煤焦油得到提质,以扩大其自身利用价值。因此,近年来采用加氢手段进行煤焦油提质的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大都采用切割馏分加氢提质,即对煤焦油首先进行分馏,将20%左右的煤沥青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将80%左右的轻馏分煤焦油进行加氢提质。采用切割馏分加氢的工艺路线虽然降低了加氢的难度,但是将会损失20%左右的轻质油收率,因此经济上并非最优方案。国内也有相关机构对煤焦油全馏分加氢进行了研究。
CN104449842A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 煤焦油先通过浆态床反应器进行加氢,在温度400-500℃、压力15-20MPa 的条件下进行加氢;(2)浆态床加氢产物经减压塔分离,底部排出部分重组分;(3)减压塔顶物流进入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在温度380-500℃、压力 13-18MPa的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4)固定床加氢产物经分馏塔分离为石脑油、柴油、蜡油和重油,其中重油循环回浆态床反应器,蜡油循环回固定床反应器。
CN102796560B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 煤焦油全馏分净化处理,脱除其中的水分、金属和固体杂质;(2)净化后的煤焦油与氢气在150-250℃、3-8MPa的条件下经过15-40分钟的混合,得到气液平衡的液体物料;(3)气液平衡的液体物料进入固定床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温度260-410℃、压力9-14MPa、体积空速0.28-2.6h-1,氢油体积比1000-1800;(4)固定床反应产物经过蒸馏得到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尾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提质的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煤焦油全馏分转化率高、成本低、装置运行周期长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
(1)煤焦油全馏分原料与加氢尾油混合,所得混合物进入分离系统,分离出其中的固体颗粒物,得到脱固混合物物料,
(2)步骤(1)所得脱固混合物物料与蒸汽混合后进入加热炉,经加热后进入固定床脱金属反应器,与捕金属剂接触,脱除其中的金属,得到脱金属混合物物料,捕金属剂为负载至少Fe、Ti、Co中一种金属的负载型催化剂,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3)步骤(2)所得脱金属混合物物料进入脱水系统,脱除其中的水分,得到净化混合物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流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