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397.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伟;赵雪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C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管理设备 自动吸附机构 静电 套环 起落架 活动机构 套环内壁 附着板 固定环 固定块 挤压板 侧端 底端 铁屑 静电吸附 静电作用 设备领域 杂质吸附 电极板 附着 减小 下端 相抵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属于无人机设备领域,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包括底端连接有一对起落架的无人机本体,一对所述起落架之间设有静电自动吸附机构,所述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套环、附着板、第二套环、电极板和挤压板,所述第二套环下端与无人机本体底端连接,所述挤压板与第一套环内壁相抵,所述附着板侧端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侧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套环内壁上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固定块与活动机构相配合,利用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将铁屑等杂质吸附集中于一个部位,使得铁屑等杂质不易因静电作用而附着到无人机的其他部位,大大减小静电吸附问题对无人机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无人机均拥有专门的自动化管理设备,人们件个大量的精力放在其内部控制和信号连接等方面,而容易忽略无人机本身结构的改进,对于无人机飞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并对无人机本身作出相应的改进。在无人机起落过程中,其底座部分与地面上的接触物之间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一些铁屑等杂物,而无人机本身属于精密仪器,铁屑等杂物进入无人机集体内部时容易损坏内部元器件。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它在无人机机体的底部设置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利用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将铁屑等杂质吸附集中于一个部位,使得铁屑等杂质不易因静电作用而附着到无人机的其他部位,大大减小静电吸附问题对无人机造成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包括底端连接有一对起落架的无人机本体,一对所述起落架之间设有静电自动吸附机构,所述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套环、附着板、第二套环、电极板和挤压板,所述第二套环下端与无人机本体底端连接,所述电极板位于第二套环内底端,所述第一套环位于第二套环内侧并与第二套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附着板和挤压板均位于第一套环内侧,所述挤压板与第一套环内壁相抵,所述附着板位于挤压板远离电极板的一侧,所述附着板侧端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侧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套环内壁上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固定块与活动机构相配合,在无人机机体的底部设置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利用静电自动吸附机构将铁屑等杂质吸附集中于一个部位,使得铁屑等杂质不易因静电作用而附着到无人机的其他部位,大大减小静电吸附问题对无人机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开凿于第一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上端,且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刻有螺纹,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环上午一端同样刻有螺纹,所述固定块与第一滑槽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移动和固定附着板,便于利用挤压板清理附着板上附着的铁屑等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环外壁上刻有定位螺纹,所述电极板上端开凿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壁上刻有与定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旋转第一套环,使得第一套环外壁上的螺纹与电极板上的定位螺纹相匹配,再向外拉出电极板,便于更换电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平台
- 下一篇:一种一化飞行控制模块与图像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