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及其组合物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58434.1 申请日: 201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0066800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4
发明(设计)人: 崔坤元;林进镇;穆卓;王圣军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甘宝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A61K31/713;A61P17/00;A61K8/60;A61Q1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酪氨酸酶mRNA 黑色素细胞 脂质分子 细胞膜 酪氨酸酶蛋白 新化合物结构 核酸酶降解 黑色素形成 化合物结构 催化蛋白 骨架修饰 递送 黑色素 正义链 偶联 修饰 应用 穿透 合成 翻译 外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对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mRNA干扰的应用。该化合物结构中含有siRNA和脂质分子。这种siRNA的骨架被修饰,使其不会被核酸酶降解,其正义链的3’末端偶联有脂质分子,与骨架修饰过的siRNA成为一个整体化合物结构,增强了其穿透黑色素细胞膜的能力,不需要外部载体的输送,可以自我递送进入黑色素细胞中,干扰黑色素形成所需的催化蛋白酪氨酸酶mRNA的功能,破坏其作为翻译模板的作用,从而抑制酪氨酸酶蛋白的合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对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mRNA干扰的应用。该化合物结构中含有siRNA和脂质分子。这种siRNA的骨架被修饰,使其不会被核酸酶降解,其正义链的3’末端偶联有脂质分子,与骨架修饰过的siRNA成为一个整体化合物结构,增强了其穿透黑色素细胞膜的能力,不需要外部载体的输送,可以自我递送进入黑色素细胞中,干扰黑色素形成所需的催化蛋白酪氨酸酶mRNA的功能,破坏其作为翻译模板的作用,从而抑制酪氨酸酶蛋白的合成。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作为功效成分有效治疗黑色素相关疾病,以及祛除黑色素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背景技术

黑色素与酪氨酸酶

黑色素是赋予皮肤、头发和眼睛颜色的物质。皮肤颜色深浅主要由其含有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黑色素的生成部位主要在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分子聚集形成多聚体,并在细胞内形成黑色素小体并转移到上皮的细胞。上皮细胞内黑色素聚合体的多少决定了皮肤色泽的深浅。当上皮细胞内的黑色素聚合体在局部过多集中在一部位时,就形成局部色素沉着的斑点。黑色素过多也可以由于日晒和紫外线的照射、局部发炎、创伤和年龄增加而增多。黑色素沉着可以表现为雀斑、黄褐斑、黑斑、色素沉着的角质化等,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导致疾病。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细胞活化酶,黑色素代谢中目前唯一已知的酶,控制黑色素细胞活性的关键,决定了黑色素合成的速率。酪氨酸酶是通过催化血液中的酪氨酸发生氧化,生成一种叫“多巴”的物质。多巴其实就是黑色素的前身。酪氨酸酶活性增加,产生的黑色素就会增多;酪氨酸酶活性被抑制,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能力就相应降低。由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分子。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甚至引起色素沉着过度等色素性病症。

RNAi

生物体DNA上的基因片段信息主要通过信使RNA(mRNA)传递到蛋白质,如黑色素细胞活化酶酪氨酸酶就是首先生成酪氨酸酶mRNA,之后由mRNA为模板合成酪氨酸酶蛋白。RNAi(RNA干扰)于1998年,由安德鲁·法厄(Andrew Z.Fire)等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进行反义RNA抑制实验时发现,并将这一过程称为RNAi。这一发现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1年的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并名列2002年十大科学进展之首。自此以后,以RNAi为作用机理的siRNA作为潜在的基因治疗药物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2006年,安德鲁·法厄与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由于在RNAi机制研究中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RNAi是在许多生物中,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都可由双链RNA(dsRNA)触发的,在RNAi过程中,一种称为“Dicer”的酶将长链dsRNA切割或“切丁”成21~25个核苷酸长的小片段。这些小片段,被称为小干扰RNA(siRNA),其与一种叫Argonaute蛋白结合后,siRNA被解开,其中的反义链根据碱基配对的规则可以与特定基因的mRNA靶序列结合。一旦结合,Argonaute蛋白就分裂mRNA,从而阻止其被用作翻译模板,进而阻止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甘宝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甘宝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