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海绵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汽车玻璃密封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8635.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国;吕占有;许志显;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91/06;C08L23/00;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3/06;C08J9/10;B60J10/7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255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海绵体 密封条 汽车玻璃 发泡剂 制备 海绵橡胶密封条 三元乙丙橡胶 烯烃类弹性体 耐老化性能 聚乙二醇 门尼粘度 重量分数 促进剂 石蜡油 吸湿剂 氧化锌 硬脂酸 粘弹性 硫磺 拉伸 配比 炭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海绵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汽车玻璃密封条,本发明的弹性海绵体,采用如下重量分数配比的原料制成: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烯烃类弹性体:20~30份;氧化锌:6~10份;硬脂酸:1~3份;聚乙二醇:1~3份;炭黑N550:30~50份;石蜡油:70~90份;吸湿剂:7‑13份;OB类发泡剂:6~10份;AC类发泡剂:6~10份;硫磺:1.5~2.5份;促进剂:7~12份。本发明所述的海绵橡胶密封条,密度在0.2~0.4g/cm3之内,且具有门尼粘度低,粘弹性优良的特性,具备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耐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海绵体。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弹性海绵体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应用该弹性海绵体的汽车玻璃密封条。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密封条安装在车门窗框上,其主要功能是起到防水、防尘、降噪、隔音等功能。汽车玻璃在关闭状态下,通过玻璃与汽车玻璃密封条之间的贴合作用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外部的风、雨及尘土等有害物质侵入车内,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玻璃产生的振动,保持车内清洁性和舒适性及精致感知。
现有的汽车玻璃密封条,一般由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包括横截面呈“U”形的密封条本体,密封条本体的上下两端一般卡接在窗框导轨中,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两相对侧的立柱,于两侧立柱的自由端分别向密封条本体的中部伸出一玻璃固定唇边,窗户玻璃被夹持于两个玻璃固定唇边之间。
由上可知,现有的汽车玻璃密封条,依靠两个唇边夹持玻璃,其夹持力主要依靠唇边与立柱间连接拐点提供,同时为保证玻璃在导槽中升降的流畅性,一般拐点位置会设计的较为薄弱,从而降低导槽对玻璃的夹持力。
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或者发动机共振时,唇边与立柱间连接拐点不能提供足够的夹持力,车门玻璃与汽车玻璃密封条会产生相对位移,玻璃与立柱及唇边碰撞振动,会出现玻璃与立柱间撞击异响声。
此外,汽车玻璃密封条使用一段时间后,玻璃固定唇边会产生永久形变,与玻璃不贴合,降低密封效果,导致汽车玻璃密封条的密封功能减弱或丧失。为了防止玻璃固定唇边变形,汽车玻璃密封条在使用时,在立柱和玻璃固定唇边之间采用局部粘贴弹性海绵结构,这种应用方式,首先弹性海绵的填充不方便,费时费力,此外,海绵的耐老化性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均较低,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会出现玻璃与立柱间的撞击异响声,影响客户的感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弹性海绵体,以能够替代现有的弹性海绵,并具有较好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性海绵体,采用如下重量分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烯烃类弹性体:20~30份;氧化锌:6~10份;硬脂酸:1~3份;聚乙二醇:1~3份;炭黑N550:30~50份;石蜡油:70~90份;吸湿剂:7-13份;OB类发泡剂:6~10份;AC类发泡剂:6~10份;硫磺:1.5~2.5份;促进剂:7~12份。
进一步的,采用如下重量分数配比的原料制成: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烯烃类弹性体:22~28份;氧化锌:7~9份;硬脂酸:1.5~2.5份;聚乙二醇:1.5~2.5份;炭黑N550:35~45份;石蜡油:75~85份;吸湿剂:8-12份;OB类发泡剂:7~9份;AC类发泡剂:7~9份;硫磺:1.8~2.3份;促进剂:8~11份。
进一步的,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为高门尼粘度的EPDM生胶。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剂采用氧化钙。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剂包括促进剂BZ、促进剂M、促进剂TT、促进剂TD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8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挤出级耐候阻燃AC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