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9172.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沙成满;姚克勤;印兆麟;高松;陈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37/14 | 分类号: | F16B37/14;F16B43/00;F16B41/00;F16J15/4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尚云飞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螺栓 接头 防水 密封 装置 | ||
一种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属于盾构隧道防水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固定装置和防水盖帽,密封圈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第一套筒的两端和第三套筒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凹槽,凹槽内均设有弹性防水密封圈,第二套筒的两端均设有与邻近的凹槽对应的凸起,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外壁均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滑槽,防水盖帽设置在密封圈固定装置的外部,防水盖帽内壁中部设有弹簧,弹簧与垫片连接,垫片与螺栓头接触,防水盖帽的内壁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安装方便、防水效果持久,提升了整体螺栓体系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防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紧跟步伐,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而且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也提升了城市现代化的形象,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被称为“绿色生命交通”。在当前隧道施工方法中,盾构法凭借着施工质量高、全机械化等优点,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中普遍应用。据有关调查显示,隧道的渗漏水是地下建筑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城市交通形象也影响着地下隧道运营安全。结合相关地铁隧道的水灾害调查发现,除了最常见的环缝,纵缝之间会发生渗漏水,螺栓孔处也会发生渗漏水,在目前的隧道防水设计中,使用注浆嵌缝的传统方法在后期也会出现渗漏水的病害,现有的螺栓孔防水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地铁隧道中,对于隧道防水要求很高,而在螺栓孔处防水设计还是比较匮乏,结合当前有关隧道工程使用遇水膨胀橡胶垫圈在螺栓孔处进行防水的研究发现,采用弹性垫圈取代传统的钢制垫圈用于接头螺栓的组装,一方面可以减小接头的刚度,能够避免螺栓发生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防水,但当单一使用防水橡胶垫圈时,在安装螺栓时可能会造成损坏,当受力不均匀时防水橡胶垫圈易造成偏心导致防水性能下降,造成螺栓孔处渗漏水,对有大量电线设备的地铁隧道,电力隧道等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螺栓孔处易漏水、螺栓孔防水结构防水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安装方便、防水效果持久,提升了整体螺栓体系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固定装置和防水盖帽;
所述密封圈固定装置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和第三套筒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弹性防水密封圈,所述第二套筒的两端均设有与邻近的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外壁均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滑槽;
所述防水盖帽设置在密封圈固定装置的外部,其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筒结构,所述防水盖帽靠近第一套筒一侧的内壁中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垫片连接,所述垫片与螺栓头接触,所述防水盖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沿滑槽滑动将防水盖帽安装在密封圈固定装置上。
所述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入段、环绕段和固定段,所述进入段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靠近螺栓头的一侧,所述环绕段沿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周向设置,所述固定段为弧形、U形、V形或者W形结构,所述固定段远离环绕段的一端设有与滑块配合的卡槽,所述滑块卡在卡槽内。
所述弹性防水密封圈通过防水强力胶粘结在第一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凹槽内。
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外径依次递增。
所述防水盖帽的外壁设有防腐蚀涂料。
所述盾构隧道螺栓接头的防水密封装置适用于直螺栓、斜螺栓或者弯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