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59484.1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泽;单鸣雷;姚澄;汤一彬;高远;韩庆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机械臂 协同运动 坐标数据 机械臂 解析 电机转角 运动路径 机器人设备 机械臂末端 工作效率 逆运动学 同步移动 数据处理 初始化 上位机 主从 驱动 规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设备应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机械臂;通过上位机输入所述机械臂末端的坐标数据;FPGA接受坐标数据并进行解析;所述FPGA根据解析后的坐标数据规划机械臂的运动路径;所述FPGA根据运动路径通过逆运动学解析获得电机转角;所述FPGA根据电机转角驱动主从机械臂同步移动。本发明实现了双机械臂协同运动的功能,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设备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工业生产中大多为单机械臂操作,单机械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们工作,但是在面临几何结构复杂的重物或者类似零件装配、打磨等工作时,显得无所适从。近年来国内开始陆续有关于多机械臂控制方式的研究,目前有少量基于神经网络和基于多智能体的研究资料,各自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仿真结果支持,但多机械臂控制存在机械臂之间协同较差,甚至无法协同的问题,距离实际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单机械臂只能完成简单运动,而多机械臂无法协同进行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化机械臂;
通过上位机输入所述机械臂末端的坐标数据;
FPGA接受坐标数据并进行解析;
所述FPGA根据解析后的坐标数据规划机械臂的运动路径;
所述FPGA根据运动路径通过逆运动学解析获得电机转角;
所述FPGA根据电机转角驱动主从机械臂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初始化方法包括:
所述FPGA上电复位;
所述FPGA并发控制主从机械臂上的每一个电机;
通过所述电机输出特定方波,使每一个电机转角达到中值;
根据所述中指判断电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将所述主从机械臂移动到初始位置就绪,等待接收坐标。
所述初始位置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坐标数据的输入方法包括:
建立上位机与FPGA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选择与FPGA之间的数据发送协议;
所述上位机将坐标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并发送至FPGA。
FPGA可以通过蓝牙或者数据线与上位机连接,连接成功后状态机进入就绪状态,上位机选择通信协议,其中坐标数据协议由后台控制生成,操作者无需修改其格式与内容,在上位机端选定一个或多个坐标后,上位机将其打包成数据包,发送至FPGA,FPGA接收完所有坐标后进行解析,挑拣出坐标信息,准备输出脉冲信号,状态机进入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通信协议包括端口、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和坐标数据格式。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路径规划方法包括:
所述FPGA根据解析后的坐标数据构建运动向量;
根据所述运动向量计算获得运动时间;
将所述运动时间无限细分得到一系列的空间坐标即运动路径。
所述运动向量为点到点定距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59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